出塞①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②,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③,不教胡马度阴山④。
【注释】
①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经常用的题目。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指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③但使:只要。龙城飞将:“龙城”指地名,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汉之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指一人,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④不教:不叫,不让。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度:越过。阴山:山名,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时匈奴常常从这里南下侵扰中原地区。
【评析】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后来被贬岭南,又贬江宁丞、龙标尉。他在当时享有盛名,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尤长于七绝,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这首《出塞》是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了作者对守边战士的深切同情,并且暗含了对当朝将领的讽刺。诗的前两句景物描写,贯通古今,将历史与现实绾结到一起。“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见义。“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诗中“秦”与“汉”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月色、关塞依旧,然而“万里长征人未还”,尽管时光流逝,朝代变迁,人们却一直处于边防战争所带来的无限灾难与痛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