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文学名篇,是指经过历史汰择,而被普遍认为是文学经典的作品。经典的形成,一方面有赖作者所赋予的有意味的内涵和有美感的形式,另一方面也有赖读者的选择、传播和再创造。姚斯说:“文学史是一部文学作品的接受史,其主角当然是接受者——读者。”(《接受美学》)中国古代文学,有着相当漫长的历史,也经受了更为严苛的选择,可以说,那些至今仍然广为传播的古典名著,是真正的经典。
文学的经典性是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作品在它诞生之初就受到关注,并广泛传播,从而成为人们欣赏、模仿的典范。西晋作家左思撰写的《三都赋》,甫一问世,即声名远扬,“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晋书·文苑·左思传》)。此类作品或契合当时的审美情趣,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或作者本人已拥有巨大的声誉,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只有在历史大河中最终沉淀下来的,才是真正的名作。初唐上官仪的诗,时人争相仿效,有“上官体”之称,但一时的喧嚣之后,却再无反响,与经典无缘。而有些作品会错过自己的时代,经过漫长的传播过程,其价值才会被人们逐渐认知,如陶渊明诗,自其创作之时,甚至经过整个唐朝,都不为人们推崇,直到北宋时代,经苏轼赏识之后,方能大放光芒,自此成为不朽的名著。
就古代文学而言,最为重要的传播途径不外乎两大类:教育和欣赏。教育包括一般知识素养教育和文学教育,如春秋以后人们对《诗经》的传诵和学习,是读经,也是一种典型的素质教育,诗歌在这里虽然也是审美的对象,但更主要的是政治观念、伦理思想、行为规范、名物知识的教材。不独《诗经》,中国古代以文学形式进行知识素养教育的情况很多。前文所说的胡曾的《咏史诗》,以诗歌的形式讲述重要历史故事,阐发政治、伦理价值,对幼童进行启蒙教育。晚清时,黄遵宪等提倡以小说教育民众,主要目的是启发民智,宣传新的社会理念,等等。素质教育偏重于思想性,所以一些思想价值高的作品会被挑选出来,并在历代的教育行为中成为经典,如《出师表》《师说》《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这样的作品非常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