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

二、散文的分类

字体:16+-

我国古代散文历史悠久,卷帙浩繁,名目非常之杂。因此,对它进行分类就显得尤其重要,也尤其困难。

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例如,最开始对文体进行自觉分类的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等著作,它们具备了初步的文体分类的意识,但大都是举例的性质。真正研究文体分类的是西晋挚虞的《文章流别集》和东晋李充的《翰林论》,可惜都已失传。

到南北朝时期,文体分类得到了实质性的进展。代表性的著作有任昉的《文章缘起》、刘勰的《文心雕龙》和萧统的《文选》。任昉的《文章缘起》搜罗秦汉以来各种文章的名称,共计85种之多,但释词过于简略,分体也显得琐屑。刘勰的《文心雕龙》则是一部“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巨著。全书50篇,其中21篇都是在论述文体。这21篇的题目就列出了34种文体,包括骚、诗、乐府、赋、颂、赞、铭、诔、碑、哀、吊、杂文、史传、诸子、论、说、诏、策、檄、章、表、奏、启、书、记等。除了一级标题之外,还有二级标题涉及更细致的分类,如仅《书记》一篇就涉及24种文体,如此衍生,所列文体,数目相当可观,构成了一个完整、严密的文章分类体系。萧统的《文选》将文体分为37类,碍于选文的限制,文体总量少于《文心雕龙》。不过,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各种文学总集的编纂者在文体分类上,都以《文选》的体例为准则,如北宋李昉的《文苑英华》、姚铉的《唐文粹》、南宋吕祖谦的《宋文鉴》、元代苏天爵的《元文类》、明代程敏政的《明文衡》等。可以说,《文选》与《文心雕龙》这两本著作在文体分类史上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到了明代,又有两部专门研究文体分类的著作,那就是吴讷的《文章辨体》和徐师曾的《文体明辨》。《文章辨体》将文体分为59类,其中散文49类;《文体明辨》分为127类,散文101类,这两部著作对文体类别划分之细,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如此的庞杂琐碎也让它们颇受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