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是古代散文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一命题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他在《周子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涂饰也,况虚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美则爱,爱则传焉。贤者得以学而至之,是为教。故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然不贤者,虽父兄临之,师保勉之,不学也;强之,不从也。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这里所说的“道”,是指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周敦颐认为,写作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
实际上,“文以载道”的观念很早就已露出端倪。儒家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是这一观念产生的深层因素。从孔子开始就非常重视“文”作为表达工具的功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后来的荀子、扬雄、刘勰等人,也都非常注重“文”对于“道”的意义,如《文心雕龙·原道》:“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把“文”与“道”进一步联系起来是在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提倡“文以明道”。具有概括意义的是李翰在《昌黎先生序》中说的话:“文者,贯道之器也。”到了宋代道学家周敦颐、二程等人那里,“道”的意义被进一步凸显,于是“文以载道”的观念得以定型。
总体上说,这一经典口号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个体现,对古代散文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促使古代散文向着重实用、重道德的方向发展。不过,对“道”的过分强调,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学性的充分发挥。
2.不平则鸣
“不平则鸣”是韩愈提出的观点。《送孟东野序》言:“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扰之鸣;水之无声,风**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激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不平者乎。”韩愈从事物的普遍规律立论,指出了创作触发的必然性。他强调创作的触发来源于外界,外界的作用引起创作的冲动,而社会人事激发的创作冲动往往尤其强烈。不平则鸣说,指出了创作触发的心理根据,对于解读品评散文中的思想情感有重要的认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