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

一、杂剧的文体特征和发展脉络

字体:16+-

杂剧是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样式,大约出现于金末元初,成熟于元代。元杂剧具有非常完整而严密的结构体制。

第一,“四折一楔子”,这是元杂剧最常见的剧本结构形式。每个剧本一般由四折戏组成,有时再加一个楔子。所谓的“折”相当于现在的“幕”,是戏曲组织的单元,也是全剧矛盾冲突的自然段落。四折,即是开端、发展、**、结局四个阶段。四折之外,为了交代情节或贯穿线索,往往在全剧之首或折与折之间,加上一小段独立的戏,称为“楔子”。安排在第一折之前的称为开场楔子,置于各折之间的称为过场楔子。楔子本义是木器榫合处为弥缝填裂而楔入的小木片。元杂剧中的楔子承担着承前启后的功能。一本四折的结构并非一成不变,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例子,如《赵氏孤儿》为五折,《秋千记》是六折,《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

此外,在剧本的开头或结尾还有“题目正名”,也就是用两句或四句话标明剧情提要,确定剧本名称。如《窦娥冤》的题目正名为:“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

第二,元杂剧以北方音乐为基础,采用北曲联套的形式。元杂剧每折用一个套曲,每个套曲一般都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牌组成。常见的是第一折用仙吕,第二折用南吕,第三折用中吕,第四折用双调。少数剧本的各折,也有使用其他宫调的。在每一宫调之内,各有数十支曲牌。曲词按曲牌填写,一折之中的每支曲牌都押同一韵脚,不可换韵。有时又有向其他宫调借用一支或几支曲牌的情况,称为借宫。

第三,元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正旦是歌唱的女主角。外旦、贴旦是次要的女演员。末包括正末、小末、冲末、副末。正末是歌唱的男主角,外末、副末是次要的男演员。冲末是首次上场的男演员。净是地位低下的喜剧性人物。杂是以上三类之外的演员。有孤(官)、驾(皇帝)、卜儿(老妇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