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社会教育社研究

后记

字体:16+-

这是我第四本关于民国社会教育的专著,原本不在计划之内,更不曾想到洋洋洒洒写了数十万字。与上一本《民国社会教育研究》用尽洪荒之力的艰涩相比,写这本书却格外酣畅淋漓,那种“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感觉,伴随始终。

这本书的由来,颇有几分峰回路转、云舒霞卷的意味。2015年11月初,学术会议上偶遇学长储朝晖,读博士期间他高我两级,多有交往,他聊起正组织人马做“民国教育社团史”,问我可有社团推荐,可有兴趣加入。我当时已接下浙江大学田正平老师的征召令,承担着《民国社会教育研究》撰写任务,无暇他顾。回来后,和学生李媛说起此事,觉得中国社会教育社很值得一做,她正开始攻读教育史的博士学位,自告奋勇尝试一下,我们一起讨论了框架,并和储师兄做了对接。李媛开始频繁往来国家图书馆,社教社四次年会报告和《社友通讯》是大宗资料来源。按照丛书规定,要以时间为维度呈现社团发展脉络,大纲几经修改,资料日多,她却日益焦虑,为写不出新意反复纠结。我当时正陷入《民国社会教育研究》煎熬中,对史料仅能草草浏览,提议不妨从经费、社员发展、政策参与等方面试试,至于如何进入,如何兼容现有框架,却难以给予多少实质助力。后来,因开题压力李媛中断尝试,社教社研究出师未捷,悬空搁置。储师兄再三希望我能接手,不善于说不的我只有硬着头皮,答应等书稿完成后试试。2017年3月结束《民国社会教育研究》书稿创作,我正式进入社教社专题研究,经过月余资料阅读梳理,恍然发现,如果没有对整个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的整体把握,没有对其时社会语境的深切体会,就难以理解社教社中的其人、其事,更难以进入它搭建的政学两界的公共话语空间,换句话讲,如果没有经过十多年学术铺垫,面对社教社,或许我一样束手无策。此时,方才明白这个选题对初涉社教研究领域的李媛来说,是多大的困难所在,她听我说起这些感受,半开玩笑地讲幸好她勇于放弃,没有毁掉社教社这个好选题,兜兜转转,一年半过去了,再次遇到,便是“不早一步,不晚一步”的恰逢其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