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教育社与乡村建设学会、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儿童教育社等主要学术社团的核心人物,为“使机关与团体彼此间能够密切相联络”,积极寻求“共同的蕲向与共同的工作”。[131]中国社会教育社作为“全国社教之枢纽”,尽可能吸引更多地域、不同主张、不同派别的社员加入,将乡村建设、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教育改进社等团体的核心人物囊括进来。该社通过理事会理事的遴选,实现社会教育界与政界、其他教育团体的大联盟。以该社1934年第三届理事会组成为例:
表1-15 社教社第三届理事会一览表(1934)[132]
续表
由表1-15可见,中国社会教育社的理事会成员包括大学(包括社会教育师资专门学校和普通大学)教师、教育行政人员、民众教育馆馆长以及国内知名学术团体的负责人,比如乡村建设派的代表人物梁漱溟,就是以中国社会教育社的“常务理事”身份,“跨界”成为社会教育家群体中的重要一员。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张炯、中华书局编译所所长舒新城、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董事黄炎培、办事处主任江问渔、大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邰爽秋等出现在该社的“候补理事”名单之中,鉴于1934年年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山东省教育厅主任秘书孔令粲亦被列入候补理事之列。就理事来源来看,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专家学者居核心地位,这和该院作为主要发起人有直接关系,加上其为国内第一所专门社会教育师资培养机构,毕业生多就职于社会教育界,它在社会教育领域影响日益增大,3名常务理事中有2位出自该院,且俞庆棠兼任总干事,除表中现任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理事及候补理事外,孟宪承、雷沛鸿、傅葆琛、李蒸、刘季洪、马宗荣等人均先后受聘就教于该院。在社务活动及年会中,该院亦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