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形成,总是与支撑它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因此,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中国神话中,中国原始先民从生存、发展,到面临灾害、治理灾害、再发展,无一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可以说,正是在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交互过程中,人类生活不断改善,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并摇曳出人类文明(包括生态文明)的绚丽之花。
中国神话中,谷种起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母题,而这一过程浸润着人与动物的共同努力,甚至男人付出生命、狗付出八条尾巴的重大牺牲。在农业生产的推动之下,原始先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并因农业生产之所需开始了稳定的定居生活。我们可以说,这种农业的生产最初是在保障人类生存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而农业生产的定居又推动了“人与人”关系的变化。当时,中国各地都出现了一些“村落”组织,大多由两个至多个层次的群体构成,各群体的向心力与认同感普遍增强。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并非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一旦人类的私利之心膨胀,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就会遭受到自然的惩罚,甚至会发生灭绝人类的世界性大洪水。中国“洪水再殖型神话”中,人类在神的昭示之下,并通过动物或植物的帮助,躲过自然灾害,重新回归到自然之母的怀抱,开始生儿育女,尽情享受幸福、美丽、安定的生活,人类文明再次向前发展。当然除开世界性、毁灭性的大洪水之外,原始先民还会遭受地震、干旱、洪水等各种自然灾害。中国神话中,在女娲、大禹等的带领之下人类通过伟大的实践活动,治理了自然灾害。但是,这种对自然灾害的治理,不是破坏性的,而是对自然秩序的恢复,是人与自然互渗的修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