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神话的生态伦理审视

第二节 生态伦理意象:人与自然原初秩序的神话阐释

字体:16+-

要理解生态伦理意象,我们首先应对“意象”进行解读与分析。“意象”一词,起源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它是指人类对客观世界证悟性的把握与融通性的表达,带有明显的东方思维的特色。“‘意象’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文化深层原因在于东方各民族审美心理机制的内在特殊性。东方民族超理性的直觉感悟思维方式和注重宗教伦理情感内在体验的心理定势孕育了其独特的审美文化。”[1]虽然“意象”是东方美学的重要内容,但在西方文艺学、美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中也可以找到类似的艺术表达与感受,如“image”一词,就大体上相当于东方的“意象”。西方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曾这样表述意象:“艺术符号,是一种终极的意象……一种非理性的不可用语言表达的意象,一种诉诸直接的知觉的意象,一种充满了情感、生命和富有个性的意象,一种诉诸于感受的活的东西。”[2]庞德曾说:“意象是这样一种东西,它表现的是一刹那间连接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这种‘复合体’的突然呈现给人以突然解放的感觉: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的感觉,一种我们在面对最伟大的艺术品时经受到的突然长大的感觉。”[3]也就是说,虽然东西方思维方式各异,但对文化、艺术的认识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和相通性。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意象是人类理性与感性融合的一种直觉性图示,它概括与融合人类的生存际遇、生命特质、情绪情感等丰富细腻的内心感受,是对客观世界的形象表述与整体传达。因此,意象具有“象征性、含蓄性、暗示性、神秘性”等鲜明特征。

而要理解神话的生态伦理意象,则必须弄清神话的内在法则。卡西尔认为,神话是人类符号形式的一种,它是思维的形式、直观的形式和生命的形式的合一。在神话言说的时代,世界呈现出混沌一体的特征,它超越了神与人的对立、意识与物质的对立、人与自然的对立,体现为神人混同、意识与物质合一、人与自然转换的主客体一体化与生命一体化。当原始先民所面对的是一体化的世界时,他们创造神话的活动毫无疑问是“人将自己最深处的情感客观化了。他打量着自己的情感,好像这种情感是一个外在的存在物。”[4]这样,意识情感摆脱在感性印象中被动的受缚状态,并依据精神原则创造出它自己的世界。但是,神话的生命源泉并不是个人的虚构,而是集体的意识,是人类依据精神原则和意识尊严创造出的自己的世界。神话的内容是纯表象,因而神话的真理性并不在于神话的内容,而是在于通过神话符号所表达的自然秩序与顺序法则。即是说,神话的客观性并不是物质材料的重现,而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思维模式,将“心”渗到“物”中,将“意”化到“象”中,形成心象与物象的合一,以象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