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代历史文学的传统与经验

二、爱情主题的现代阐释

字体:16+-

传统戏曲中爱情题材的作品一直数量较多,如影响颇大的西厢记、卓文君私奔、红拂夜奔、薛仁贵与王宝钏等,在元杂剧、明清传奇中都有很多版本。但在传统戏剧的处理中,此类爱情故事更多是作为一种理想,以遮蔽现实中的无奈,而不是作为播散自主精神的资源。戏剧创作者更关注爱情故事的传奇性,比如卓文君的私奔、红拂的夜奔、崔莺莺的幽会,每每以之作为赏玩的事件,并加入警世的语句与叹惋的语气,以哀伤之笔渲染爱情的凄美,以落泪的伤情营构苦涩的诗境。剧作往往曲终奏雅,给出团圆的结局,却全以男子得势的角度来完满离奇的爱情故事,比如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爱情的合法化得益于司马相如的辞赋,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从而一朝显贵,得以重归家门;红拂夜奔的合法化得益于李靖作为开国将军的伟业;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归宿,则得益于张生进京赶考中了状元。女子在传统爱情剧中,无论开初如何的勇猛、如何的激奋而执著地反叛陈规,拥抱爱情,但仅止于佳人慧眼识才子,对于推进爱情的走向女子几乎毫无作为。且女子率性而为的反抗在私订终身后,无一例外地演化为贤惠、温良的退守。西施、卓文君、莺莺这些古代的奇女子,无不如此。这种状况正符合郭沫若在《写在〈三个叛逆的女性〉后面》中总结的:“女人的一生都是男子的附属品,女人的一生是永远不许有独立的时候的。”[1]可以说,在传统爱情故事的叙写中,虽然情节丰盈,但主旨上却差别不大,基本没有脱离封建意识中的女子最终依附男子的格局。

自五四以降,婚姻爱情即已成为启蒙的突破口,一时间各类知识者都以此为题材写女性的出走、叛家,以勇力和决绝对抗家族的包办婚姻,写自由恋爱的快乐和**,并以此表征新与旧的对立,现代对封建旧传统的否弃。在西方现代意识的影响下,一些现代话剧家开始重新解读传统爱情题材,探究追求爱情与个性自由、婚姻自主与反抗封建的因子,以此作为启蒙的工具,更新民众的爱情婚姻的观念,建构民众的主体意识。这表现于爱情主人公的变化,改编剧中女性人物开始成为爱情事件中的主体,凸显女性在爱情中的主动、积极、自主,女性在爱情中的掌控力和影响力也就成了当时的重点。如郭沫若、恽涵的《卓文君》、陈学昭的《文君之出》、顾一樵的《西施》、王修明的《杨贵妃》等,都将爱情事件的女主角作为题目,并在传统故事的基础上给予女性更多的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