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代历史文学的传统与经验

四、大众审美中的 “政治剧诗”

字体:16+-

“剧诗”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理论家张庚先生最先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在1962年发表的论文《关于剧诗》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我想谈的题目是关于‘剧诗’。西方人的传统看法,剧作也是一种诗,和抒情诗、叙事诗一样,在诗的范围内也是一种诗体。我国虽然没有这样的说法,但由诗而词,由词而曲,一脉相承,可见也认为戏曲是诗。”[1] 很显然,所谓“剧诗”就是诗歌与戏剧的结合,可称之为诗歌体戏剧或戏剧体诗歌;但与“诗剧”相比,“剧诗”这一概念突出的是中国传统戏曲的“曲性”而非“剧性”,“我国的剧诗是有声之诗。它由‘歌诗’‘舞诗’‘弦诗’等数种‘声诗’融合而成,是诗与歌、舞、乐的结合”。[2]应当说这样的概括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戏曲的美学特征。

笔者认为,以“剧诗”这一概念对郭沫若历史剧的美学特征加以概括,同样非常恰当。事实上诗人郭沫若创作的《屈原》等历史剧,首先是诗,其次才是戏剧,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剧诗”。而《屈原》的诗学品格不仅来自作家那诗性化的语言和慷慨激昂的情感抒发,不仅因为它取材于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的生平事迹,还与作品时有穿插的歌、乐、舞的融合不无关系。如第二幕中南后为“欢送”张仪而准备的歌舞,第三幕中楚国百姓为屈原的“招魂”仪式等,虽然不像古典戏曲那样以演唱贯穿始终,但作家对古典戏曲的诗性传承,还是有迹可循的。另外,根据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理论,《屈原》情节设置的种种“不合情理”处与人物塑造的类型化倾向,也理应不能简单地以“艺术缺陷”视之。研究古典戏曲的文学史家们普遍认为,虽然中国戏剧的产生与其他国家一样走过了“神话—叙事诗—戏剧”的道路,但由于叙事诗的不发达与相对晚熟,不仅导致了戏剧在中国的出现较晚,还直接影响了戏剧叙事功能的滞后与不发达。既然古人常常将“填词”看作戏曲创作的指代,将戏曲的故事本体称之为“寓言”,那么故事的发展是否真实合理倒无关紧要了。“‘寓言’的精神实质乃是最大限度地摈弃叙事艺术所固有的客体性制约,而将叙事结构落实到创作归旨上,从而完成寓言艺术的象征性和寓意性。” [3] 同样,既然剧作家看重的是自己主观情感的抒发和对剧中人物的理性褒贬,那么根据褒贬态度对人物形象进行类型化处理,也就成为一种自觉的审美追求。郭沫若的历史剧当然不可与此同日而语,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屈原》等作品的“象征性”和“寓意性”不仅十分明显,而且作家对剧中人物的理性褒贬也超过了对人物形象自身的塑造,这是剧中人物类型化的另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