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代历史文学的传统与经验

后记

字体:16+-

本书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历史题材创作和改编中的重大问题研究》之子课题“中国现代文学卷”部分成果的结集。自承担该项课题以来,课题组成员在项目首席专家童庆炳先生的具体指导下,根据各自的研究专长进行了合理分工,并充分发扬服从大局、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按时、高质地完成了这一科研任务。

收入本书的研究论文共有十一篇(即全书的十一个章节)。其中“上编”的《现代中国历史文学之经验》一文,不仅全面梳理了中国现代历史文学的发生发展概况,同时还兼顾到“历史真实”等理论性问题的来龙去脉及其纷争缘由。突破了长期以来“新文学”的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从新与旧、雅与俗等较为宽阔的视角重新审视现代历史文学的变动轨迹和历史地位,是该文的特色之一。其余两篇《现代历史小说中的“解释”与“讽喻”》与《历史题材话剧中传统母题的重释与重写》,则分别以现代作家的重释与重写(改写)为理论视角,探讨了现代小说与现代话剧中历史题材创作与改编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于理论性与史料性的兼顾,造就了它们扎实的学术水准。

收入“中编”的五篇论文,则以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为基调。其中既有对鲁迅《故事新编》、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等经典作品颇具新意的解读,又未忽略那些尚未引起学界普遍关注的作品文本:巴金的异域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向来少人注意;谭正璧的短篇历史小说特色鲜明,称得上绽放于抗战时期的一朵艺术奇葩,但长期没有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卫聚贤根据白蛇许仙故事改编的现代话剧《雷峰塔》,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更值得我们深入挖掘。我们希望通过这几篇或许不太成熟的文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而最能体现历史传承与变迁的,莫过于那些古老的历史传说与历史形象的古今嬗变了。因此本书“下编”中的三篇论文,都将研究视线集中到了历史形象的重写与嬗变上。希望这一专题的研究能继续深入下去。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