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满族正红旗人。父亲在与八国联军的交战中阵亡,老舍从小就与正黄旗的母亲以及一个哥哥、三个姐姐相依为命。1913年入市立三中,半年后因家庭困窘而退学,同年考入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因勤奋好学而受到校长器重。他恋上了资助他的刘寿绵的女儿,这段恋情并未展开,后来刘家衰败刘小姐入庵沦落使老舍痛心不已,他笔下的有些女性形象就有刘小姐的影子。1918年老舍被派任京师公立第17高等小学兼国民学校校长。此时正涌动新文化运动,他后来回忆说他成为作家就受益于“五四”。1920年被京师学务局提升为劝学员,1922年因看不惯学界的黑暗而辞去劝学员,到天津南开中学教语文;他皈依基督教并发表译文《基督教的大同主义》。1923年在《南开季刊》发表处女作《小铃儿》,并自津返京在北京一中教语文,同时到燕京大学旁听英文。
1924年赴伦敦,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讲师。后来在许地山的鼓励下开始小说创作,1926年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在《小说月报》第17卷上连载,初载时署名舒庆春,后署名老舍,从此就以老舍行世。1927年长篇小说《赵子曰》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在英国他大量阅读了狄更斯、康拉德、福楼拜等的欧洲现代小说,1929年长篇小说《二马》在《小说月报》上连载时,他已结束了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工作,并广泛游历欧洲诸国。1930年赴齐鲁大学(今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文学院任教,并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大明湖》。1931年发表长篇童话《小坡的生日》,次年连载长篇小说《猫城记》,1933年出版长篇小说《离婚》。1934年连载长篇小说《牛天赐传》,出版《老舍幽默诗文集》与短篇小说集《赶集》,9月赴青岛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1935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樱海集》,思想开始向“左”转。1936年因学生抗日爱国运动遭政府镇压而与洪深等辞去教职,专心写作,9月在《宇宙风》杂志连载《骆驼祥子》,同年还出版短篇小说集《蛤藻集》。1937年4月出版创作谈《老牛破车》,7月发表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8月应齐鲁大学文学院的邀请老舍举家迁回济南,11月华北危机老舍离开妻子胡絜青与三个孩子,只身来到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