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生于四川成都。巴金是其留法同学的姓与克鲁泡特金的中文译名后一字拼成的笔名。其曾祖父李璠曾任四川多个县的县官,父亲李道河是清代广元最后一任知县,育有五子五女,这个大家庭就是“激流三部曲”的原型。1920年他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参与了《半月》《平民之声》等进步刊物的编辑。1923年先去上海后去南京求学。从16岁读到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与高德曼(巴金称其为“精神上的母亲”)的文章,17岁发起组织“均社”,巴金迷上了推崇平等博爱、个人之间自由互助并反对任何统治者的无政府主义(巴金著作中多作“安那其主义”,即Anarchism的音译)。在上海他参与发起创办无政府主义刊物《民众》半月刊。1926年译完俄罗斯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的《面包略取》。无政府主义对巴金的创作(尤其是早期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27年1月巴金抱着救人救世救自己的愿望赴法留学。在法国近两年间,与人合写了《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一书,翻译了克鲁泡特金的《狱中与逃狱》《伦理学》以及他人研究克鲁泡特金的著作,阅读了《圣经》。他在自传中说:“我在法国学会了写小说。我忘记不了的老师是卢梭、雨果、左拉和罗曼·罗兰。”他喜欢左拉的是“几本非自然主义的作品,例如《巴黎》和《劳动》”;相比之下,雨果的《悲惨世界》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写实中抒情的艺术风格更受巴金的重视;不过对巴金影响更大的是卢梭及其《忏悔录》等作品。留法期间他也钟情俄罗斯文学,读到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翻译了托洛茨基的《托尔斯泰论》,后来他在自传中说他的俄国老师是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但克鲁泡特金与流亡美国的俄国作家高德曼对巴金的影响更大。在法国他还参与营救流亡美国的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凡宰地、萨珂,二人不久被美国当局处死,使巴金悲痛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