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呐鸥(1905—1940),原名刘灿波、笔名洛生,生于日本侵占下的台南。由于家境富裕,1928年夏他从台湾回到上海开办第一线书店,主办《无轨列车》,后又经营出版社性质的水沫书店,创办《新文艺》与《现代电影》等杂志。他的小说收入1930年出版的《都市风景线》中。1939年奉汪伪政府命筹办《文汇报》,1940年9月被暗杀。刘呐鸥在文学史上值得重视,是以他对日本文坛的熟知而将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西方现代派、日本新感觉派以及左翼唯物史观等先锋文艺、新潮理论介绍到中国,并以其小说创作的实践开中国新感觉派之先河,进而影响了施蛰存、穆时英。当然影响是复杂的,施蛰存更多地接受了弗洛伊德与超现实主义的影响,而穆时英则紧随其新感觉派的步伐之外,也有施蛰存的影响。
刘呐鸥的小说以对上海的印象式与感受性的描写,表现了现代大都会那种快节奏的律动,在这里,情感与性欲也像商品一样快节奏地流通着。《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为人物选择的是典型的都市环境:赛马场、吃茶店、舞厅以及楼房间峡谷式的街道。在赛马场赢了钱的H以赛马速度勾上了微笑的女人,他们刚越过爬满甲虫式汽车的交叉路口遇见了T。原来T早就与这女人有约,女人不愿舍弃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一同去吃茶店与舞厅。女人说她从未与男士在一起超过三小时,所以在与H和T舞完亲完后,又去赴别人的约。这位女人爱的节奏远比商品流通快。《残留》中的那位少妇霞玲对丈夫的去世非常悲痛,连走路都没有力气;然而却在料理完丈夫丧事的当晚,就希望丈夫的朋友要了自己。当情欲没有发泄的出口就深夜来到河沿被外国水手挑逗拥抱,她甚至希望“天天床头发现一个新丈夫”。《游戏》中的女人在爱人来临的前一天,还在与步青在舞厅里狂舞,在与爱人温存一夜后,第二天打电话给步青相约到公园,到五层楼的一室中**,她几乎在这种游戏中游刃有余,而“贞操的破片同时也像扯碎的白纸一样,一片片,坠到床下去。”《风景》中女主人公从都会坐车到在县里任要职的丈夫那里度周末,在早晨的火车与萍水相逢的燃青中途下车,到乡间的草地里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