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1891—1962),原名李家祥,四川华阳(今属成都)人。1908年考入四川高等学堂分设中学堂,与郭沫若同班。从1912年到1918年发表文言与白话小说多篇。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4年取材于留法的中国学生受法国人关怀的中篇日记体小说《同情》出版,同年归国任《川报》主编。《川报》被杨森查禁后,任成都大学教授。这一时期他发表《好人家》《对门》《编辑室的风波》等短篇小说10多篇,艺术上逐渐成熟。20世纪30年代中期辞去大学教职的他曾开过饭馆,出任重庆民生机器修理厂厂长等职。1935年5月他辞职回成都写小说,1936年中华书局推出了他的两部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1937年上半年又推出了上中下三部的长篇小说《大波》。1947年2月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好人家》,并在报纸上连载表现抗战后期发国难财的长篇小说《天魔舞》(未完)。
奠定李劼人在现代中国文坛不朽地位的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出版的“大河小说”三部曲。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巴尔扎克或茅盾式的雄心:充当中国社会历史的书记,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死水微澜》描写的是从甲午战争到义和团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暴风雨前》描写的是1901—1909年前后的中国社会,《大波》描写的则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他还有描写五四前后中国社会的长篇小说《激湍之下》的计划(惜未写出),加上抗战时期的长篇小说《天魔舞》,事实上构成了一部李劼人笔下的现代史。然而他在文坛上却是西南一隅的边缘人。虽然他的所有中长篇与短篇小说集几乎都是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而且他的老同学郭沫若在1937年7月的《中国文艺》上发表《中国左拉之待望》,认为大河三部曲是“小说的近代史”,是“伟大的作品”。诡异的是,以郭沫若在主流文坛的号召力,尚不能将他的老同学从边缘推向中心。尽管作家出版社1955年重版了他的《死水微澜》与《暴风雨前》,但在历史进入新时期前的所有中国现代文学史包括夏志清的现代小说史,对李劼人几乎是只字不提。20世纪50年代中期身居香港的学者曹聚仁发声,认为李劼人长篇小说的成就在茅盾与巴金之上,考虑到他对茅盾的高度评价,李劼人则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作家了。刘再复在1999年发表《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作家的缺席》,认为“《死水微澜》应当是最精致、最完美的长篇”,“文学总价值完全超过《子夜》《骆驼祥子》《家》等”,不过他也奇怪文学史为什么冷落李劼人。李劼人为那些不凑热闹甘受冷落的作家树立了榜样:只要是金子,即使一时像石头一样被淹没,但发光的日子终究会到来。下面我们在简论《暴风雨前》与《大波》之后,详细讨论一下《死水微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