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

二、吴组缃的中短篇小说创作

字体:16+-

由被称为社会剖析派的吴组缃来承接李劼人是顺理成章的,当然将吴组缃简单地归结为茅盾式的社会剖析派是有问题的,他的小说风格,介于茅盾与鲁迅之间。吴组缃(1908—1994),原名祖襄,字仲华,皖南泾县茂林镇人。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1933年入清华研究院。在文学上他是早熟的天才,15岁就发表短篇小说《不幸的小草》,很多不朽的小说名篇都是20多岁在清华大学求学期间创作的。当时他极为推崇鲁迅与茅盾,认为“‘中国之有茅盾,犹如美国之有辛克莱,世界之有俄国文学。’这话在《子夜》出版以后说,是没有什么毛病的。”1934年吴组缃第一部中短篇小说集《西柳集》出版后,茅盾评论说:“这位作者的开始就已经证明了他是一位前途无限的大作家。”1935年吴组缃又出版小说与散文合集《饭余集》,并成为冯玉祥的国文教员并兼做秘书。1938年作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发起人之一,与老舍等共同起草宣言,并成为常务理事。1943年出版反映农民奋起抗战的长篇小说《鸭嘴涝》(再版时改名《山洪》)。20世纪50年代后成为北京大学教授直到逝世。

吴组缃的小说创作既受莫泊桑等法国写实派与契诃夫、托尔斯泰等俄国作家的影响,也受鲁迅、茅盾等左翼文学的影响。而鲁迅成为左翼作家后很少小说创作,之前的《呐喊》与《彷徨》则具有深刻的道德冲突与浓重的抒情性,这也使吴组缃的小说风格很难用社会剖析派加以归纳。将其归为社会剖析派,只有中篇小说《一千八百担——七月十五日宋氏大宗祠速写》等少数小说符合标准。作者将这篇小说自谦为“速写”,是因为这篇小说描写的基本上是群像,而没有一般小说中对一个或几个主要人物的详尽刻画。然而,小说的绝妙之处在于,虽然写了20多个人物,但对其中的10多个人物的心理刻画是各具特色的。小说借用宋家族人的宗祠大会,围绕着义庄中一千八百担稻谷之去向的争夺,描写了各自为己打算的塾师、校长、小官僚、风水先生等宗族诸色人等不同的言论及心理状态,义庄管事柏堂则想近水楼台先得月地把持稻谷自肥。正当族人们为稻谷的去处争论不休时,族人中的叛逆孙竹堂发动饥饿的农民冲进祠堂,将谷仓中的一千八百担稻谷抢走。这篇小说既再现了当时社会的民生凋敝,又表现了建立在以农为本基础上的以家族伦理为纽带的宗法制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