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

一、张天翼的生平创作及其被忽视的原因

字体:16+-

张天翼(1906—1985),原名张元定,以笔名天翼行世,南京人,籍贯湖南湘乡。父辈兄弟五人全是举人,张天翼是父母15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1922年在杭州读中学时与校友戴望舒、杜衡以及之江大学的施蛰存有文学联系。1925年赴北京开始接触到马列主义;翌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7年因不满课程设置加上家境困难退学。到20世纪30年代初他已是知名作家。1931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从空虚到充实》《小彼得》及长篇小说《鬼土日记》,1932年出版长篇小说《齿轮》,1933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蜜蜂》、中篇小说《脊背与奶子》及长篇小说《一年》,1934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反攻》与《移行》,193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团圆》,1936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清明时节》《畸人集》《春风》《万仞约》《追》及长篇小说《洋泾浜奇侠》。1937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三兄弟》与长篇小说《在城市里》等。张天翼还是现代最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家。1933年出版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1936年出版长篇童话《秃秃大王》,1937年初出版中篇儿童小说《奇怪的地方》。从20年代末到抗战前,张天翼创作上的多产可以与沈从文相映生辉,小说中所涉及农民、工人、商人、文人、士兵等广阔的生活画面也有一比;而且与沈从文还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长篇小说写得不如中短篇小说。抗战爆发后,开始是生活漂泊不定,后来则是疾病缠身,他的创作开始变少。1939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同乡们》,1942年长篇童话《金鸭帝国》在《文艺杂志》上连载(未完)。1943年出版包括《华威先生》在内的短篇小说集《速写三篇》。1949年后几乎完全转向儿童文学的创作,重要的作品有1958年出版的长篇童话《宝葫芦的秘密》等。

张天翼被文学史忽视,我们认为是过去选择其代表作有问题。除了《二十一个》与《仇恨》等在当时影响较大的短篇小说,文学史向来以《包氏父子》与《华威先生》为他的代表作;然而从《包氏父子》与《华威先生》中实在是发现不了一个大艺术家的端倪。《华威先生》虽然是讽刺文学的精品,然而却失之漫画化,只见华威夹着皮包匆匆赶场开会,却没有看到对其心灵的微妙处加以剖析,作者将其称为“速写”是名副其实的。《包氏父子》描写了老包是如何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包国维身上,为他上学到处借钱,然而包国维却生在贫家而染上了富家子弟的恶习,甚至为了在富家弟子那里掩饰贫贱,做事往往更为恶劣:在富家子弟面前将父亲称为不相识的老头,在女人面前耍流氓以显得更加像纨绔子弟,怒气冲冲地嫌父亲给他买的普通头发油太寒伧,最后终于在富家子弟的号令下打伤他人被开除。这不但浇灭了老包对儿子的希望之火,还给他带来了根本还不起的债务。小说在艺术上的缺憾有两点:第一是对老包太过温情而使讽刺之笔在此止步,挣扎在下层的老包当然值得怜悯,然而儿子的恶劣习气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他太过娇惯而纵容出来的。第二是在语言上有冗长、拖沓的缺憾。张天翼的小说数量太多,描写冗长、拖沓的作品确实不少。然而张天翼最佳的一些小说,克服了这种冗长、拖沓的缺憾,真正揭示出人性的复杂微妙,在艺术表现上可以与鲁迅的短篇小说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