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

二、林语堂的著述与《京华烟云》

字体:16+-

林语堂(1895—1976),原名和乐,上大学时改名玉堂,后改为语堂,福建漳州人。他生于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1919年入哈佛大学,后又入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语言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在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授。他几乎是唯一的去过哈佛听白璧德的课而对其学说不感兴趣的人,也几乎是唯一的留美学生与英美派疏离而与鲁迅等关系甚笃的文人,《语丝》创刊后他是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赴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鲁迅去厦门大学就是扑着他去的。1932年他在上海主编《论语》半月刊,随后又创办《人间世》《宇宙风》杂志,将1924年他音义对位翻译的幽默(Humour)加以弘扬,在性灵的招牌下倡导闲适的小品文,一时间成为“幽默大师”。这一时期的作品收入《剪拂集》(1928)、《大荒集》(1934)、《我的话》(上册1934,下册1936)等。由于他以闲适为格调的各种刊物在全国影响太大,受到了包括鲁迅在内的左翼作家的非议。

1935年林语堂的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中文有《吾国与吾民》与《中国人》等不同译法)在美国出版。1936年8月林语堂举家迁居美国,开始了用英文创作的30年。1937年出版的The Importance of Living(《生活的艺术》),像是对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的补充与扩展。抗战爆发后,1939年心系祖国的林语堂出版长篇小说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这部长篇与后来出版的长篇小说A Leaf in the Storm(《风声鹤唳》,1941)、The Vermilion Gate(《朱门》,1953)一起被称为“林语堂小说三部曲”。1942年他翻译、选注的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中国印度之智慧》)出版,并被列为美国大学的教学用书。尽管林语堂在上海与鲁迅从渐行渐远到反目,但是,在《中国印度之智慧》的“中国篇”中,在老子、庄子、墨子、孟子、孔子等人之后,现代思想家与作家只有鲁迅一人被纳入,称为《鲁迅警世语》。他还向英语世界翻译了《庄子》(节译)、沈复的《浮生六记》等作品。他是第一个以英文写作名扬海外的中国作家,曾两度被提名参选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