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文学一章中我们讨论了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中的诗,却没有讨论1929年出版的《北游及其他》中的诗。其中1928年1月创作的《北游》是现代中国篇幅最长的抒情诗之一。这首诗被传统的文学史忽略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五四新文学进入第二个十年,革命文学成为主流,而《北游》抒发的还是类似鲁迅《彷徨》《野草》一类的情感;但是当代人重视其十四行诗而忽略这首诗,就是不可理解的。
五四文学革命后,长篇的抒情诗并不多见。冯至的《北游》全诗13个诗节,每个诗节大约30行,抒发的是现代的惶惑与苦闷之情,第三诗节追问道:
谁的心里不隐埋着无声的悲剧,
谁的面上不重叠着几缕愁纹,
谁的脑里不盘算着他的希冀,
谁的衣上不著满了征尘:
我仿佛也没有悲剧,没有希冀,
只是呆呆地对着车窗,阴沉,阴沉……
诗歌一开始,就把彷徨、苦闷、悲剧本体化,这显然是现代主义诗歌的特征。从诗歌的内文中,也能发现所受现代主义诗歌影响的痕迹:“我思念,/世纪末的诗人——/用美人的吻来润泽他们的焦唇,/用辛辣的酒浆灌溉他们憔悴的灵魂。”因而诗人所见到处是“鸡鸭的残骸”“恶劣的烟气”“坟地上的鬼火”,“女人只看见男子衣袋中装着的金钱,/男子只知道女人衣裙里裹着的肉体。”诗中还能发现T.S.艾略特《荒原》的影响,只不过艾略特是把西方社会比作荒原,冯至则把自己的心灵比作荒原:
我昏昏地倚靠着车窗,
把过去的事草草地思量——
回头看那是一片荒原,
荒原里可曾开过一朵花,涌过一次泉?
下面的诗句又联想到里克尔世纪初发表的《豹》:
我像是荒林中的野兽
没有声息地死守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