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

三、丘东平等人的七月派小说

字体:16+-

七月派作家虽然不像诗人那样群星灿烂,却产生了路翎这颗光照现代文坛的大星。在专门讨论路翎之前,我们先分析一下七月派其他作家的小说。彭柏山(1910—1968),原名冰山,湖南茶陵人。早年在湘鄂西参加红军,后经胡风引见成为鲁迅学生。1934年底被捕入狱后,鲁迅嘱托胡风为其寄钱、衣服与药品,胡风还将他发表的《崖边》《皮背心》等短篇小说编成《崖边》集出版。他协助皮定均在淮海战场上驰骋纵横,官至24军副政委。他是“胡风反革命集团分子”中官职最大的,被捕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文革”中在河南农学院被乱棍打死。贾植芳(1915—2008),山西襄汾人。他说自己是吃着鲁迅的奶长大的,他在《希望》上发表的小说《我乡》,被胡风称为感人的抒情诗,从中也可以看出鲁迅《故乡》的影响。胡风把他的短篇小说集《人生赋》编入《七月文丛》。他在国民党的牢狱中为了胡风不被追捕,声称不认识胡风;当胡风被打成反革命让他揭发时,他又说胡风是自己的朋友:他为中国文人保留了不多的一点正气。

彭柏山是非常富有道义感的人,1941年他从殉国的丘东平那里得到了其未完成的长篇小说《茅山下》,在行军与战斗中都背着遗稿,直到三年后付梓。丘东平(1910—1941),原名丘谭月,广东海丰人。早年参加过澎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起义,1932年在上海参加“一·二八”抗击日寇的战斗,同年与胡风相识。抗战前的短篇小说收入到《沉郁的梅冷城》与《长夏城之战》中,抗战开始他的小说大都在《七月》上发表,并能代表七月派小说的风格。

郭沫若在抗战前对丘东平小说的审美特点评论说:“技巧几乎到了纯熟的地步”,“大有日本的新感觉派的倾向,而于意识明确之点则超过之”,并且具有“散文诗的风味”。在艺术上很挑剔的卞之琳在20世纪80年代的《读书》上发表《星水微茫忆〈水星〉》,回忆当年他与靳以都很看好丘东平的散文式的短篇小说,认为他的小说风格“似粗而细,似直而曲,节奏快而韵味长”。那么,为什么丘东平投到胡风门下,成为七月派作家?除了胡风人格魅力的感召,还与鲁迅的影响有关。他的小说当然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用他的话说就是“尼采的强音,马克思的辩证,托尔斯泰与《圣经》的宗教,高尔基的正确沉着的描写,鲍特莱尔的暧昧”,加上巴比塞的格调。他对鲁迅早逝非常难过,写了“导师丧失”四个字摆在桌上。而且他喜欢的外国作家除了后起的巴比塞,其他都与鲁迅有点关系。尤其是“尼采的强音”既是鲁迅作品所贯穿的,也是丘东平小说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