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简明教程

第四章 本时期散文

字体:16+-

第一节 “十七年”散文三家

“十七年”散文创作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56年为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回忆录、纪实性的事件或人物特写以及报告文学一类的创作甚为繁盛,其他品类如抒情散文、小品文、杂文等相对沉寂。从1956年“双百方针”起,“十七年”散文的面貌开始发生较大变化。散文创作试图超越现代传统而有所创新,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以追求思想与诗意的熔铸、寻求意境、注重构思和形式为基本特征的“诗化散文”。“诗化散文”的出现,可视为“十七年”散文在不断探索中形成自身特色的标志。这一阶段,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明显成绩的作家当属杨朔、刘白羽和秦牧等。其他如吴伯箫、曹靖华、袁鹰、菡子、何为、碧野、陈残云、郭风等,亦在散文创作方面用力甚勤。此外,以“三家村”杂文为代表的杂文创作也值得关注。

杨朔、刘白羽、秦牧是“十七年”文学时期比较有特色的散文作家,被人们冠以“散文三大家”的称谓。

杨朔(1913—1968)早年曾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学习钻研,还创作过旧体诗,对古典诗词中的意境氛围有着较深的体悟。50年代中后期,杨朔自觉地将诗意的探寻融入散文创作当中,为“十七年”散文在艺术形式求新图变方面开辟了先路。同时代许多人纷纷效仿杨朔诗化散文的创作路数,并因此形成了“杨朔模式”。诗化散文的形成与选择有着深刻的时代因素,但也与杨朔的成功经营密不可分。杨朔的诗化散文有着如下鲜明的特征:

一、精致性。杨朔的散文努力追求诗歌创作的精致手法,“总要像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1],设法营造情思结合的意境。这种精致性体现在:首先,在散文的结构安排上,精心布局,曲径通幽。杨朔的每一篇散文篇幅短小,看似天成却是有意为之。不管是抒情还是叙事,文字背后都有一双无形的手,掌控着情感与故事的发展方向。在作品开头和结尾的安排上,更见作者的营构苦心。如在《荔枝蜜》中,作者开头写到对蜜蜂“总不大喜欢”,感情上“疙疙瘩瘩,总不怎么舒服”,看似随意,实已埋下了感情的伏笔。接着,笔锋一转,开始叙事,由荔枝树写到荔枝蜜。“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行文至此,便已入题,于是有了第一次的感情变化:“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然后杨朔马上便施展他所惯用的叙述手段,通过与养蜂人老梁的对话,逐渐积蓄情感,“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不动声色地赞美了养蜂人并与时代主题成功对接。最后“我的心不禁一颤”,认识到了蜜蜂所代表的时代精神,完成了对主题的升华。这种通过欲扬先抑使感情一波三折的笔法,在杨朔散文中亦属常见。因而,阅读杨朔散文,常会感到线索清晰,写景状物和记人抒情都有迹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