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简明教程

第二章 本时期小说

字体:16+-

第一节 鲁迅

鲁迅(1881—1936)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小说家,其小说作品辑集为三部——《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鲁迅特殊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和个性气质,对中国社会、历史、现实与文化的独到观察和感受,对进化论、以人为本、尊崇个性、阶级对立等思想的接受,诸多因素共同造就了鲁迅小说深沉、复杂、睿智的审美特质。

贯穿《呐喊》与《彷徨》的思想主线是反封建,其中最突出的内容在于揭示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狂人日记》用隐喻式的写法,对这一内容作了总体概括。狂人看似一个精神病人,实则是清醒而深刻的先觉者。他对众人想把他吃了的敏感,点破了中国传统封建社会践踏人性、戕害灵魂的“吃人”社会的存在实质。自己的大哥想暗中害他,把妹子的肉和在饭里给家人吃,证明家庭也是一个“吃人”组织。他研究史书,发现上面写满“仁义道德”,但字缝里只有“吃人”二字,原来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一直在“吃人”。《呐喊》《彷徨》中的悲剧人物,几乎都可以看成是封建吃人制度的受害者,个别是被封建势力直接杀戮,更多的是被封建思想所毒害。革命者夏瑜(《药》)被封建政治势力杀害,华小栓(《药》)是封建迷信观念的牺牲品,孔乙己(《孔乙己》)和陈士成(《白光》)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殉葬品,而闰土(《故乡》)、祥林嫂(《祝福》)则是为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所戕害。

封建制度害人往往是通过制造封建思想来完成。国人长期在封建观念的影响下,已经自觉地把它当作为人处世的准则,对它腐朽及罪恶的吃人内涵浑然不觉。这种蒙昧的精神状态,使得国人把自身送上悲剧人生的舞台,同时也成为他人悲剧的制造者或帮凶。革命不能成功,社会难以进步,民族无法强大,悉因此故。鲁迅对此坚信不疑,故在小说中竭力暴露蒙昧国民的劣根性,把他的反封建思想推向深入。《狂人日记》中对吃人者的心理概括:“狮子似的雄心、兔子似的怯懦和狐狸似的狡猾”,披露了鲁迅小说描画国民精神病症的最初动向。在《阿Q正传》中,普通国民的精神弱点得到更为具体和丰富的展示。阿Q在未庄算是最贫穷、最卑贱的农民,既受到权势者赵太爷和假洋鬼子的欺凌,也遭到普通人的讥笑和作弄。下人吴妈把他的求爱当作莫大侮辱,雇工王胡仗着身强力壮随意殴打他,就连和他同样弱小的小D也敢于和他对抗。这种处境让阿Q多少感到沮丧和不平,却没有刺激他奋发自强,相反,他发明了一种“精神胜利法”,即以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凌弱小、麻木健忘来消除内心不平。这种弱者的处世哲学看似情有可原,实则荒谬可笑,属于精神萎缩与意志沉沦。只要世上还有不敢正视现实、不图进取、自欺欺人的弱者,阿Q的精神人格就会继续存在,在此意义上,阿Q形象作为一面灵魂之镜,具有某种普遍永恒的警示意义。国民身上林林总总的劣根性,在鲁迅的小说中还有各式各样的披露,诸如孔乙己、陈士成、闰土、祥林嫂、华老栓、看客、七斤夫妇、赵七爷、杨二嫂、爱姑等人的保守、愚昧、狭隘、麻木、无知、迷信、盲从、冷漠、庸俗、刻薄、自私、虚伪、欺善怕恶、外强中干等都是明证。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不光搜罗和展示现象,还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从横向上看,鲁迅注意考察民众落后的思想观念潜滋暗长的温床,以此表明个体的精神病症绝非孤立生成,而是整个封建化社会共同培植的产物。从纵向上看,鲁迅意识到国民劣根性并非成于一朝一夕,而是封建文化痼疾陈陈相因、代代相承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