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综合教程

第一章 小 说

字体:16+-

第一节 概 述

内容提要

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是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期的《狂人日记》。紧接着第二年,他的《孔乙己》《药》等名著相继问世。第一个十年的小说就此拉开了序幕。本时期小说发展具有多样性特点,大致有这样几种走向:第一,“问题小说”。一是《新潮》作家群,显示的是问题小说初露端倪,代表作家有罗家伦、俞平伯、汪敬熙、杨振声等。二是冰心在《晨报副刊》发表《斯人独憔悴》等,正式开创了“问题小说”的风气,代表作家还有叶绍钧、王统照等。问题小说的特征:时代气息和针对性强;哲理性强;对问题的探索肤浅,通常“只问病源,不开药方”;社会功利化追求所导致的观念化和抽象化倾向。第二,人生派写实小说,包括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兴起的乡土小说以及以叶绍钧、许地山等作家为代表的创作。第三,浪漫抒情派小说,代表作家有郁达夫和庐隐等。

此外,丁玲作为最早以明确强烈的女性意识写作的女作家,在20世纪20年代末,连续发表《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阿毛姑娘》等,给当时相对沉寂的文坛以不小的震动。

第一个十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确立期,它的确立是在西方现代文化思潮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中形成的。就整体发展脉络看,客观写实和主观抒情是两大创作主流。这一时期,长篇小说尚未成熟,而短篇小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短篇小说的成熟和繁荣,是中国小说现代化的标志,为以后小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建议

1.对“问题小说”形态与得失的理解。“问题小说”并非流派,而是一种创作的风潮,贴近青年所关注的人生现实问题,但视野与题材仍比较狭窄,难免概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