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 述
内容提要
抗日烽火映照下,戏剧,包括五四时期舶来的话剧,在第三个十年由剧场走向了广场,获得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大体经历了从宣传剧到历史剧和世俗生活剧再到讽刺喜剧的转变。
抗战初期,通俗易懂且极具宣传鼓动性的戏剧形式如街头剧、活报剧、茶馆剧、朗诵剧、游行剧盛行一时。这些剧作大多是服务于现实斗争的急就章,剧情简单,语言粗糙,演出方式简陋,且有概念化和公式化的倾向,但有很强的鼓动性和宣传性,其中街头短剧《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曾轰动一时,被合称为“好一记鞭子”。
进入抗日相持阶段后,社会生活由非常状态过渡到正常状态,盲目狂热的抗战热情逐步消退,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和斗争大大加强,现实战争题材不再居于主导地位,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对历史文化的挖掘成为大后方和“孤岛”戏剧取材的两大趋向。对世俗生活的关注,使得普通人(包括知识分子)的生命价值在战争背景下得以确认,主人公往往由平凡真实且存在某些弱点的普通人来承担,代表剧作主要有夏衍的《芳草天涯》《法西斯细菌》、宋之的的《祖国在呼唤》、陈白尘的《岁寒图》、袁俊的《万世师表》、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等。标志抗战史剧取得巨大成就的作品,除郭沫若的《屈原》、阳翰笙的《天国春秋》外,还有于伶的《大明英烈传》、欧阳予倩的《桃花扇》以及阿英的三大南明史剧(《碧血花》《海国英雄》《杨娥传》)等。这些剧作大都取材于时局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具有高度的时代性、现实性和政治化特征。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讽刺性喜剧的创作达到高峰。代表剧作有陈白尘的《升官图》、吴祖光的《捉鬼记》、宋之的的《群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