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综合教程

第五编 新启蒙文学

字体:16+-

总 论

内容提要

新启蒙文学是指1976年“**”结束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中国文学。之所以将其命名为新启蒙文学,是因为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结构,处于从政治革命、计划经济到经济建设、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期,从中国现代化进程这一宏观视野考察,其“转型”的“结构性”与五四时代“转型”的“结构性”,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因之,与社会结构相对应相一致的“文学结构”,也就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20世纪90年代之后,这一社会转型虽然基本完成,但转型期所积累的文学能量,在20世纪90年代仍通过长篇小说的形式,得以全面的释放与体现,并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因之,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学,仍然可以用新启蒙文学来加以概括。

新启蒙文学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结束后的1976—1984年。

这一阶段的文学,其主要特征,是在社会、时代的层面,从人,特别是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视角,关注、干预并重新理解现实与历史,从中可以见出其思想资源,更多地来自于“五四”左翼文学,对新出现的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矛盾,却仍然将其作为文学创作的本体构成,从中可以见出其主要受工农兵文学创作观念的影响。现实主义则是这一阶段主要的文学创作范式。这一阶段主要的文学创作力量是被称之为“五七族”的中年作家群与被称之为“知青作家”的青年作家群,前者如王蒙、高晓声、张贤亮、张弦、陆文夫、邓友梅、李国文、丛维熙、张洁、刘心武等;后者如王安忆、张承志、史铁生、郑义、韩少功、梁晓声、张抗抗、张辛欣等。其主要的文学潮流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近距离关注社会现实的文学”或称“改革文学”“朦胧诗”“新启蒙散文”等。其代表作有“伤痕文学”中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巴金的《怀念萧珊》、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等;“反思文学”中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蝴蝶》、张贤亮的《绿化树》、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古华的《芙蓉镇》、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一大批重在从思想、精神、情感上,对现实及历史所造成的愚昧、蒙蔽进行启蒙、去弊的作品,虽无以明确归之于哪一种文学潮流,却也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代表性作品,如巴金的《随想录》、艾青的《光的赞歌》、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王兆军的《拂晓前的葬礼》、戴厚英的《人啊人》、靳凡的《公开的情书》、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等。“近距离关注社会现实的文学”的代表作则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谌容的《人到中年》、柯云路的《新星》、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张学梦的《现代化和我们自己》、叶文福的《将军,你不能这样做》、刘宾雁的《人妖之间》等。“朦胧诗”的代表作主要有北岛的《回答》、舒婷的《神女峰》《致橡树》、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