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结束伊始,对“**”灾难的控诉,成为小说创作的主潮,这就是“伤痕文学”的出现,其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竹林的《生活的路》等,随着对“**”灾难的控诉,很自然地引申到对其之所以如此的历史渊源的反思上,于是有了“反思文学”,其代表作有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蝴蝶》《活动变人形》、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冯骥才《啊!》《铺花的歧路》、古华的《芙蓉镇》、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主干作品,其创作特点有四:第一,多是从社会现象、社会事件这一层面如“**”、大跃进、反右运动等,对“**”及这之前的历史进行控诉、反思,从中可以见出工农兵文学重在对社会、历史进行反映的创作特点。第二,但其控诉、反思的主题,却着眼于以“革命文化”形式出现的封建传统文化,如何在神圣的名义下“吃人”,这种“吃人”,既体现在人的悲惨命运上,更体现在对人的精神、心灵、情感的毒害与对人性的禁锢上,这就与“五四”的启蒙精神遥相呼应,而对权力对人的异化的揭示与反思,则是这一时期启蒙精神超越于“五四”之处。第三,在作这种控诉、反思时,作者们都将主人公所受到的苦难给以政治上道德上的神圣化,都用道德担当替代了历史担当,并因此赋予无意义的苦难以意义,也因此摈弃了在无意义的生命奉献中,生命的破碎感、生命境遇的荒诞感。第四,他们都在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中,对下层民众给予了赞颂与美化。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主干作品的“第一小提琴手”自然非王蒙等“五七族作家”而无人能担纲,但“知青作家群”在这其中的创作轨迹、形态也颇有特色:他们多以自己在农村的插队生活为创作底色,最初是对插队生活的诅咒,如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竹林的《生活的路》,继而是对插队生活的辩证的肯定,如叶辛的《蹉跎岁月》《我们这一代年青人》,然后就是试图为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插队生活赋予价值的努力:一个向度是对知青精神的赞扬,如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一个向度是充满温馨的对知青在乡下生活的重新审视,如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孔捷生的《南方的岸》、张承志的《绿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