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hysteria)或称歇斯底里,是由心理刺激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类神经心理障碍。多数突然发病,出现感觉、运动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短暂的心理异常。这些症状可因暗示发生、加重、减轻或消失。这些症状常不能查见相应的器质性病变。
癔症的发病率和症状表现随时代和环境的演变而改变。我国同其他国家相比,该病的患病率(20世纪30~50年代常见的癔症性瘫痪或抽搐)已大为减少。
一、致病原因
癔症常在特殊性格的基础上,由于急剧的或持久的心理紧张刺激的作用,以及其他因素的参与而发生。心理因素包括暗示和自我暗示。
(一)癔症患者的性格特点
1.高度的情感性和情感的易变性
表现为情感活跃、生动,但肤浅、幼稚。情感强烈带有夸张和戏剧性色彩,被称为“伟大的模仿家”。容易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对人对事的判断完全凭一时的情感出发,常随情感的变化而变化,最易感情用事。
2.高暗示性
患者很轻易地接受周围人的言语、行动、神态变化的影响。
3.高度显示性
表现自我中心,好当众表演,过分夸耀自己的聪明、才华,希望得到大家的赞赏或注意。癔症患者好恶作剧,以吸引别人的注意。
4.幻想丰富
患者特别富于幻想,幻想丰富、内容生动、鲜明。又由于高度情感性的影响,往往让人难以分辨幻想与现实的界限,给人以说谎或伪装的印象。
(二)心理紧张刺激
急剧的紧张刺激,如地震、水灾、亲人突然死亡;持久的心理冲突带来的紧张,如强迫婚姻、遇到被人诬告和非难等有伤自尊心和有侮人格的事;工作不顺心、夫妻不和、邻里纠纷、同事不睦等均可成为致病的社会因素。
由心理刺激引起的惊恐、气愤、委屈、悔恨、忧虑等情绪,尤其是愤怒和悲哀等情绪,得不到表达,成为导致癔症发生的重要心理因素。以后的发病,可因联想到初次发病的情境或经受相似的情感体验而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