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访南方丝绸之路:云南茶马古道音乐文化研究

第二节 茶马古道云南段的文化产业

字体:16+-

历史潮流不可逆转,人们只有顺势而去方可乘风破浪。面对当今的社会局面,不能一味地为了保全传统而一意孤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在与《中国社会科学报》进行访谈时,面对如何看待传统与现代这样的问题时说道:“我的考虑有两点。第一,要坚持在现代性的知识体系和学术体制下发展中国文化和艺术。只能在现代性的氛围中,继续创造、发展我们的文化,没有别的路可走;只能在现代性的基础上来思考问题,绝不能因为强调传统而把这个改变。第二,在这个基础上,适度地传承中国文化的精神,从中国古代找到一些有益的思想、概念和范畴加以改造,来帮助安置我们的灵魂。”由此可见,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才是传统文化得到保护的最好出路。如何把茶马古道做成一个文化产业,使其在国际上成为继丝绸之路后又一中国线路式的人文景观亮点,如何能让更多的国人、国际友人正视茶马古道的音乐文化,笔者认为,从具体实施方案来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第一,从态度上而言,变被动为主动。我们总是喜欢用“文化输出”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我国文化的对外营销,实则这是一个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许嘉璐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现在国际,或者国人本身,都喜欢用“文化输出”这样的用语来形容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贡献。其实,并非如此。因为中国文化被世人所了解,是在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加强,经济的发展,国际上对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开始发生兴趣,这是一种主动要求的结果,并不是中国文化的被动输出。他以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院校为例,谈到孔子学院的建立,并不是中国到处建设,相反,是各个国家的教育系统甚至是政府机关,要求在本国建立的结果。因此,这样的文化现象谈不上是文化输出。笔者认为,对于茶马古道而言,如果想让其走进人们的视野,走向国际,那么,就应当变被动为主动。美国一部名为《功夫熊猫》的电影在中国商业市场取得了近1亿美元的票房,一个中国本土题材的故事,居然在国外人的操作下,横空出世,震惊四座,这样的结果不得不使中国电影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但这样的反思并不应该只是在电影行业,中国自己的文化应该如何“出走”,又该怎样“回归”,这是文化界都应该反思的问题。借助这样的思考,笔者认为,茶马古道本是我们中华民族自身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一段历史,一个作品,要想使其成为中国自身的一个文化符号,必须首先从态度上就要坚持“文化主动”的意识,尽早地对茶马古道的文化做搜救、开发、保护工作,争取使其早日走出去,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