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回天人之际:反思新时期古代文论研究方式的转换

三、数据的搜集和关键指标的度量

字体:16+-

在具体检验他们的假说之前,学者们还需要对假说中的关键“变量”进行合理的度量。陈冬华等的具体假说(hypothesis)是:诗歌造诣能否反映个人的道德情操。这个命题中有两个关键的指标,一个是个人的诗歌造诣,而另一个则是个人的道德情操水平。为了能够从史书中获得相关的数据,研究者们将目光放在了唐朝。作者们选择用唐朝史书的数据进行检验,主要是出于数据可得性和变量度量的考虑。“诗歌创作在唐代达到了鼎盛,在史料中保留了丰富的关于诗人行为、道德以及诗歌创作的记录”。“之所以择唐而弃宋,原因有三个。一是因为唐代更加注重诗作,诗人灿若辰星,而宋代显然更加重视词作,当然,词也是诗的一种形式,但是词的意境也是自苏轼之后才渐至开阔,并且词始终没有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二是宋代经靖康之耻,分为南北两宋,使得研究的环境因素变得更加复杂。三是因为宋代在王安石主政时,在科举中取消了诗赋考试。”[11]

在数据搜集和度量的过程中,作者们首先解决了如何度量诗歌造诣的问题。个体在诗歌造诣方面的度量可能有很多种办法。陈冬华等首先选取了一个具体的比较客观的方法。作者们将入选《唐诗三百首》作为诗歌造诣的最高层次。这意味着,在他们的样本中如果一个人的诗歌入选了《唐诗三百首》,他的造诣就被定义为1,否则就定义为0。“《唐诗三百首》由蘅塘退士孙洙选编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是近250年来流传最广、影响很大的一部唐诗选本。诗选收录诗人77名、唐诗313首,诗选中所收录的诗被认为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12]

从这样的度量方法中可以看出,即使是“量化”的方法,也存在很多不可避免的主观因素。诗歌造诣是一个很难准确度量的因素,有些很出彩的诗歌并不一定会被《唐诗三百首》引用,而被《唐诗三百首》引用的也未必就一定比没有引用的要好。正如其他“数字人文”的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一样,在运用量化方法的时候,研究者没有办法百分百客观地剔除掉所有主观的因素。而研究者可以最大限度剔除掉的就是通常所谓的“系统性”误差。具体来说,在陈冬华等的研究中,他们用《唐诗三百首》的是否收录来度量诗人的诗歌造诣,是基于下面这么一个基本的原理:从统计意义上来说,被收录进《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歌相比于其他的诗歌更受欢迎。在这里,我们强调的关键词是“统计意义上”。我们都知道,如果任意挑《唐诗三百首》中的一首诗,它未必就一定比没有入选的诗要写得更好。但是,我们不妨做一个思想实验。如果我们有一个机器,能够随机地多次从《唐诗三百首》和其他非《唐诗三百首》的诗中各挑选出一首诗进行对比,然后让学者们对这两首诗进行评判打分。即使一次打分有可能是非《唐诗三百首》诗歌的胜出,如果这样的“随机抽样”重复很多次之后,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唐诗三百首》中挑出来的诗的分值会更高。或者说平均而言,《唐诗三百首》中挑出来的诗更容易受到好评。因此,“统计意义上”的比较就是指“平均而言”的比较。和现代科学以及现代社会科学中的原理一样,在进行文学相关的量化研究时,特别是在度量一些关键变量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个体的误差。只要这些误差不是“系统性”的,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最后的量化结果就是可信的,至少是统计意义上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