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转型中国:难点与路径

二、关注民生首先要扩大公共产品范围和实现公共产品享受均等化

字体:16+-

居民消费分为居民人个消费和居民公共消费,居民公共消费就是指居民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公共产品主要是指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关注民生虽然要对那些不能靠自身的努力而满足自己个人消费的弱势群体提供个人消费保障,而且对此不能有任何程度的忽视,但关注民生更多的是要考虑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消费的保障。也就是说,关注民生首先要重点关注为人们提供更大范围的公共产品服务。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这些公共产品的投资,让人们在这些公共产品的享受上不是依靠自己财力支付,而是要作为公共产品而最大限度地免费享受。例如,政府若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资,扩大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范围,就会使人们都能看得起病,解决看病难和看不起病的问题。同样,政府若加大对文化教育的投资,就会提高教育的公益性范围,从而使包括穷人在内的所有人的子女都能上得起学。由此可见,关注民生首先要扩大人们的公共产品消费的范围。

可以说,人们在公共产品享受上的免费程度,是评价民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人们在公共产品享受上的免费程度越高,就表明民生状况越好。同时,因为居民消费分为个人消费与公共产品消费两个部分,所以在社会消费支出上,居民个人消费和居民公共消费的支出比例,也是评价民生状况的重要指标。如果居民公共消费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那就表明民生状态很好。因此,扩大居民公共消费的范围和提高其公益性程度,是关注和完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不过,公共产品都是由政府投资的,所以扩大公共产品的范围和提高其公益性程度,有赖于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因而关注和完善民生需要财政体制的转型,也就是从过去那种以生产性经营投资为中心的生产性财政,转向以公共产品投资为重点的公共性财政。可见,关注民生需要有新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