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做温暖的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语言

6.自恋型

字体:16+-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名叫纳克索斯的英俊少年。有一天,他在河边散步,发现了水中自己的影子,便一见倾心,再也无心恋及他人。从此流连忘返,顾影自怜,最终郁郁而亡。后来,心理学以纳克索斯的名字来命名自恋症。

人们获取爱的方式千变万化,其中有一种,就是像纳克索斯一样自己倾心于自己。与指向他人的爱情相比,同样痴迷,同样强烈,同样执着。对于这样的获取方式,我们姑且称之为自恋型吧。

“自恋”与“自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恋”是指恋上了自己,“自爱”是指爱自己。两个词虽然仅有一字之差,在精神内涵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

“恋”是痴迷,是固着,是沉溺,“自恋”是将几乎所有的心理能量都投向自我,缺乏与外界的互动。

“爱”是接纳,是喜爱,是灵活,“自爱”是将一部分心理能量投向自我,同时,能够将关注自我、体验自我的能量转化于外界,内外都是有互动的。

固着为静,接纳为动。倘若以河水为喻,自恋就是一条静止的河,自爱则为流淌的河。因而,自恋是封闭的、无转化的、缺乏生命力的、不健康的,自爱则是流动的、有转化的、充满生命力的、健康的。

至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一个善于苛求自我的人很难在心理层面宽容他人;同样地,一个人只有学会了关爱自我,才可能懂得如何关爱他人。

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分析,自恋心理的形成,大致有两种因素:

一是过于被溺爱。从小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容易缺乏心理层面的人我界限,会认为“别人都应该对我好”,因为“我好!”“我好!”就有可能意味着“我没有理由不恋上自己”。他会沉溺于“我好”的感受当中—小时候,别人溺爱他,长大了,自己溺爱自己。这是一种积极体验的自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