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因素模型或称“大五”模型(Big Five Model)是当代人格特质理论学家关注的研究主题。在几代人对理论假设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其研究模式已经由初具规模趋向成熟。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在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又重新兴起,被形容为“人格研究一场静悄悄的革命”(Goldberg,1992)。奥尔波特、卡特尔和艾森克均为特质论中的巨擘。
一、大五人格模型的研究取向及理论依据
(一)研究取向
五因素模型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取向:词汇研究和问卷研究。前者的理论前提是词汇假设,对特质描述词进行语义分析和因素分析;后者的理论基础则是特质论,是人格心理学家依据理论构想及对人格文献的分析归档,经实证研究获取给予科学概念的人格维度。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第一,词汇假设是对显性人格特征的描述性研究,是人格理论建构的第一步。而特质论是通过现象,进一步对基因型人格特征作分析,对人性作解释,对人格变量作界定。第二,两者的对象不同,词汇假设是对包含在词典中的人格语言作词汇研究,以确定基于世俗概念的人格维度,而特质心理学家则是基于他们对特质的定义,对人格理论的构想及分析大量的心理学文献而编制量表,对人格进行问卷研究。
(二)理论依据
人格结构模型的建立主要有两个理论依据:词汇学和特质论。使用这两种理论取向依据下列命题(杨波,1998):
1.人格语言是现象型(phenotypes),而不是基因型(genotypes)。现象型是可以观察到的表面特征,基因型是人格内部的因果属性。
2.现象型属性被编码到自然语言中。语言是探究人格最主要的媒介。
3.某一属性在语言中的代表性与其重要性具有一致性。表现在跨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形式上,跨语言形式:某一人格差异越重要,就会有越多的语言用一个属于来描述它;语言内形式:某一属性越重要,该属性在各种语言中就会有更多的同义词和反义词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