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知复杂性—简单性
在凯利提出了认知理论并独创了角色建构测验之后,凯利的学生皮里(Bieri,1955)等人开拓了认知复杂性—简单性维度(the cognitive dimension of complexity-simplicity)这一研究主题。皮里修订了凯利的角色建构测验(RCRT)来考察认知复杂性向度,他认为建构系统的分化程度反映了认知复杂性—简单性。皮里认为:“所谓认知复杂性,可以界定为以多重向解释社会行为的能力。”(Biere,Atkins,Briar,Leaman,Miller & Tripoldi,1966)认知复杂的人其认知建构的分化程度高,能够使用多种不同的建构来预测世界且预测的准确性高;认知简单的人则相反。
皮里设计了一个10×10格栅矩阵表(见表7-3),测验事先规定好10个双向建构(如,外向—内向,平静—激动,有趣—乏味)而不让被试自由选择,被试只需写出每个角色的名称,并对每个人名在给定的10个建构上逐个做出等级评定,评定分数由-3至+3,共100个评定分数。然后,将100个分数的离散程度作为认知复杂性的指标。认知简单者的分数离散程度小,认知复杂性高的人其评定分数的离散程度高。
表7-3 认知复杂性测量的10×10格栅矩阵表
认知复杂性—简单性引发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人们发现,认知建构系统随年龄增长,其复杂性增加的现象(Crockett,1982;Hayden,1982)。例如,西格内尔(Signell,1966)发现六到九岁儿童的认知结构越来越复杂,即他们的思维变得更抽象,对环境解释的方式越来越多,对事件的理解更富有弹性。哪些因素决定认知结构的复杂化?有研究发现,儿童认知的复杂程度是与其童年时接受刺激的复杂性有关(Sechrest & Jackson,1961);另一项研究发现,认知复杂性高的儿童比认知复杂性低的儿童,其父母倾向于给予独立自主,且较民主(Cross,1966)。这也许是因为有机会体验许多不同的事件,获得较多不同的经验,从而有助于认知结构的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