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mund Freud(1856—1939)
1856年5月6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出生于摩拉维亚(现属捷克共和国)的弗赖堡,1860年随家人迁居维也纳。西格蒙德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雅各布·弗洛伊德做羊毛生意,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比父亲小十九岁。西格蒙德是他父亲与后妻生的长子,上面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下面有两个同胞弟弟和五个妹妹。在这个大家庭里,西格蒙德和母亲格外亲密,且这种依恋和尊敬的关系一直保持到成人,而他对父亲则十分冷淡,甚至有些敌意。传记学家们对此倍感兴趣,认为弗洛伊德学说中对俄底浦斯情结(对母亲的性吸引及对父亲的竞争性敌视,后文有述)的描述正是反映了他自己对于双亲的感情。
弗洛伊德自小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异,且胸怀大志,坚信自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1873年,他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攻读神经生理学,并于1881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在这期间,他所在的生理实验室主任恩斯特·布吕克(Ernst Brucke)对年轻的弗洛伊德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布吕克是著名的生理学家,他主张从动力的生理系统来看人,这种从生理功能出发的观点对弗洛伊德日后探索心理现象时所采用的生理动力观点影响深远。
图2-2 弗洛伊德的家庭
1882年,弗洛伊德爱上了妹妹的朋友玛莎·波奈斯(Marther Bernays)。为了给恋人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弗洛伊德认识到自己必须干一些比较实际的工作,而不是纯粹的研究,于是他离开学校进入了维也纳医院,成为了一名住院实习医生。
在医院工作即将结束的时候,弗洛伊德获得了一笔数目不大的研究奖学金,这使得他能够去巴黎跟著名的神经学家让·马丁·沙可(Jean Martin Charcot)学习催眠术。在巴黎学习的四个半月,成为弗洛伊德一生事业的重大转折点。沙可发现一些癔病来访者在催眠状态下,能回忆起使他们产生这种症状的创伤性经验,继而症状会消失,这些对于日后弗洛伊德发展出潜意识的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