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性观
阿德勒抛弃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他认为弗洛伊德过于狭隘地强调生物本能的决定论。阿德勒认为人类行为是受到社会驱力的激励,而非性驱力,行为是有目标导引的,以及人格的核心是意识而非潜意识。阿德勒重视选择、责任、生命的意义,以及追求成功与完美。
在对人性的看法上,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最大的区别是他所持的自由意志人性观,强调个人的行为能根据其目标自主表现。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支配人性的精神决定论观点。他认为,人性不是盲目的,人的行为并非受制于本我与潜意识内盲目的本能冲动。人是理性动物,具有相当的自主倾向,富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会选择目标与理想,并接受自己所选择的目标与理想。人在自主意识的支配下,具有改变生活的能力,因而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的未来、创造自己的生活。人类会在行为上遵循目标进行,从而获得需求的满足。在这一点上,阿德勒的人格理论远比弗洛伊德乐观积极。
阿德勒持一种行为目的论的观点,即所有人的行为都具有其目的。人们为自己订目标,有了这些目标之后,其行为变得统一。阿德勒以这种解释来取代决定论的解释。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我们往何处去及追求什么是相当重要的,因此阿德勒学派重视未来,但一方面并未低估过去经验的影响力。他们假设,人们做决定时仍根据过去的经验、目前的状况,以及对未来所规划的方向,因此过去、现在与未来具有连续性,均应予以重视。
二、人格界定
阿德勒将人格定义为一个人为了尝试去适应他所居住的环境而显现出的特殊风格。他对人格的看法是广泛而开放的,不仅把个体看作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而且还强调个体与社会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重要性。阿德勒强调人是社会性动物,人基本上是受社会驱力所激励的。个体是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人的出生、养育、乃至生活,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家庭、社会与文化的背景下,因此应以不可分割的整体来了解人格。脱离了对个人有意义的背景关系,就无法完全了解这个人。所以,阿德勒认为应该更重视来访者的人际关系,而非内在心理动力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