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格心理学

第二章 弗洛姆的人格理论

字体:16+-

第一节 生平事略

Erich Fromm(1900—1980)

埃里克·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于1900年3月23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弗洛姆是家中的独子,父亲是个酒鬼,母亲有严重的神经质倾向,家庭并不幸福。弗洛姆的童年深受犹太教影响,他切身体会到了种族歧视和排斥,这为他后来认识到社会政治因素对于一个人人格发展的重要性打下了基础。

与前面提到的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和霍妮等人不同的是,弗洛姆从来没有受过专业的医学训练(在多年以后,这一点竟然成为他被逐出霍妮的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的理由)。22岁时弗洛姆毕业于海德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次年进入慕尼黑大学研究精神分析,并在著名的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接受了精神分析的正规训练。1926年,弗洛姆与著名精神分析师弗瑞达·里奇曼(F.Richman)结婚,后以离婚告终,后来弗洛姆还经历了两次婚姻。1933年,弗洛姆应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之邀,赴美讲学,第二年正式移民美国。1941~1943年间,由于他强调人格的社会因素,所以先后被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和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除名,遭受了极其不公平的待遇。不过这一切都没能阻止弗洛姆成为人格理论界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1945年,他进入了声望很高的怀特精神病研究所工作,并于1947年出任所长。他还曾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和纽约大学等地任教,并在墨西哥国立大学任精神病学教授达16年之久。1980年3月18日,弗洛姆因心脏病在瑞士家中病逝,享年80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的弗洛姆正值青春年少,战争所带来的流血、破坏与诸多不合理,令他感到不知所措。他对人类的本性滋生了强烈的好奇,并开始了永无止境的探索和追求。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人及其理论帮助弗洛姆找到了答案,这两个人是弗洛伊德和马克思,前者帮助他了解了个体的人格,后者向他解释了社会政治的作用。弗洛姆对精神分析与社会因素这两方面的兴趣在他的第一本著作《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1941)中表露无遗。之后,弗洛姆又陆续出版了近20部著作,包括《自我的追寻》(Man for Himself,1947)、《精神分析与宗教》(Psychoanalysis and Religion,1950)、《被遗忘的语言》(The Forgotten Language,1951)、《健全的社会》(The Sane Society,1955)、《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ing,1956)、《弗洛伊德的使命》(Sigmund Freud's Mission,1959)、《禅与精神分析》(Zen Buddhism and Psychoanalysis,1960)、《人能度过此劫吗?》(May Man Prevail,1961)、《超越幻想的锁链》(Beyond the Chains of Illusion,1962)、《马克思的人类观》(Marx's Concept of Man,1962)、《基督的教条》(The Dogma of Christ and Other Essays,1963)、《人之心》(The Heart of Man,1964)、《社会主义者的人道主义》(Socialist Humanism,1965)、《你可以是上帝》(You Shall be as God,1966)、《希望的革命》(The Revolution of Hope,1968)、《精神分析的危机》(The Crisis of Psychoanalysis,1970)、《墨西哥村庄的社会特性》(Social Character in Mexican Village,1970)、《人类破坏性之剖析》(The Anatomy of Human Destructiveness,1973),可谓著作等身,其中有不少风行全球,在普通大众中也颇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