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挫折—攻击假说
弗洛伊德早期著作中曾经提出挫折与攻击相联系的观点,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启发,多拉德和米勒在实验的基础上,于1939年提出了挫折—攻击假说(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
所谓挫折(frustration)是指目的性行为受到阻碍时的伴随状态;而攻击(aggression)则是指以伤害某一有机体或有机体的替代物为反应目标的行为。挫折—攻击假设的基本观点是:攻击是挫折的一种后果,攻击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总要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
那么,挫折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引起攻击行为?多拉德、米勒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以下几点:
1.挫折感的强度。如果个体的挫折感越强烈,那么个体越容易产生攻击行为。例如,受他人嘲笑、讽刺比国仇家恨更容易引发个体的攻击行为。
2.受挫折的范围。目的性行为是部分受阻还是整体受阻,会引发程度大小不同的攻击行为。可以想象,目的性行为部分受阻后所产生的攻击行为远小于整个目的性行为受阻后所产生的攻击行为。
3.遭受挫折的次数。以前遭受的许多挫折累积起来,会使个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从而导致个体产生攻击行为。例如,一位经理由于晚上加班休息得比较晚,第二天醒来发现到上班时间了,便抓起公文包急匆匆去上班。走到半路时,他突然发觉自己忘记带一份重要文件,于是只得打道回府去取。出门后,为了节省时间,就打的去上班。不料,道路前方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由于交警正在处理此事,致使交通阻塞。无奈之下,只好绕路而行。折腾半天,总算到单位了。这位经理健步如飞,往办公室狂奔,一摸口袋,“糟了办公室钥匙掉了”……至此,大家可以预料到,这位倒霉经理与从从容容到达办公室发现钥匙丢了的人相比,更可能会产生攻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