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规则中的规则

标签规则: 不要被标签所左右

字体:16+-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或名称贴上标签的时候,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而引起的,故称为“标签规则”。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心理学家克劳特在1973年做了一个实验。他要求人们为慈善事业做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给予“慈善的”或“不慈善的”称号。另一些被试者则没有用标签法。后来再次要求他们做捐献的时候,标签就有了使他们以第一次的行为方式去行动的作用,也就是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称为“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标签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没有捐钱而被称为“不慈善的”比没有标签的人贡献得更少。

但是,如果贴的标签不是正面的、积极的,那么被贴标签的人就可能朝与所贴标签内容相反的方向行动。心理学家斯弟尔在1976年对此做了一项研究。他给人们打电话,说他们参加了(或没有参加)某个团体,或者讲一些对那个团体不太友好的话,然后要求这些人帮助那个团体。结果表明,消极的标签比积极的标签起了更大的作用,其原因大概是被测试者认为这种标签太不公正。因此,他们想主持公道,并乐于帮助这个团体。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规则”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意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了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没有过多地进行说教,而是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如何得好,如何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