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的话语人人都爱听,哪怕是世上最冷酷无情的人,也不会将真诚的赞美之词拒之门外。然而,正因如此,赞美往往也是最危险的东西,一旦沉迷其中,就容易妄自尊大,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因此,在面对别人的称赞时,一定要懂得保持头脑冷静,小心被“糖衣炮弹”所攻陷。
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叫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期待效应,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人的情感与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信任、崇拜以及钦佩的人的影响及暗示。
简单来说,如果你很重视的人,比如父母、恋人、挚友或者领导,他们认为你是个非常优秀的人,那么对待你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这种态度,而你在这种态度的对待之下,也会下意识地接受暗示,认为自己很优秀,并确实变得越来越优秀,成为他们期待中的样子;相反,如果他们认为你一无是处,那么同样地,在对待你时就会流露出相应的态度,而你在接受这种消极的暗示之后,也容易变得越来越差,成为他们口中的“废物”。
在发现这个有趣的效应之后,不少人开始改变自己的教育或引导方式,将批评变为称赞,试图用这样的方法来影响对方,让对方能够变得更加优秀。父母不再批评孩子,而是将批评变成无尽的赞美,称赞孩子的点点滴滴;妻子不再打击丈夫,而是将奚落变成崇拜与肯定,想方设法地满足丈夫的自尊心;领导也不再怒斥下属,而是在脸上挂满温情与鼓励,指望通过称赞来激发下属的最大潜力。
然而,许多人却忽略了过犹不及的道理,将称赞变得越来越“用力”。殊不知,甜言蜜语是糖也是毒,让人沉醉不已,却也能毁人于无形。孩子在父母的称赞声中变得不思进取,丈夫在妻子的崇拜声中变得妄自尊大,下属在领导的鼓励声中变得自视甚高。于是,糖果便成了炮弹,不仅没能激励对方勇敢前行,反而让对方在虚幻的美丽与甜蜜中迷失自我,失去坚忍的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