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陋规:明清的腐败与反腐败

第六节 全面施展政治理想

字体:16+-

《海瑞传》中,最富戏剧性的描写无过于下一段了:

海瑞在狱中等死。一日,牢子给他送来了一席丰盛的酒席。他以为明日要行刑了,遂开怀大嚼,神态自若。吃完了,牢子问他:“知道为什么送先生酒席吗?”海瑞说:“想让我当饱死鬼吧。”牢子说:“错了,皇帝今天驾崩了,先生您要出狱了,而且早晚得受大用!”海瑞闻听,“即大恸,尽呕出所饮食,陨绝于地,终夜哭不绝声”。[1]

第一次读《海瑞传》,至此处深觉不可理解。以海瑞六品之微,可能连皇帝天颜都没见过,哪里来的这样深厚的感情,以至于哭昏在地?

当时只觉得海瑞矫情做作。

然而,随着对中国古代士人心理了解的加深,我“理解”了海瑞。君为政本,从伦理上讲,君臣重于父子。旧时代的士人对皇帝,真有一种如夫如父的感觉。忠君观念的进一步演化,变成了中国士人特有的恋君情结。“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下》)其心理真像失恋的状态。而孟子则认为,恋君是人的一种本能,“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孟子·万章上》)。人小的时候,爱自己的父母;长大了则爱女人;而入仕之后,就会爱君主;如果君主没有注意到自己,就会因单相思而受煎熬,是所谓“热中”。海瑞怒皇帝的无道是真实的,哀皇帝的崩逝也是真实的。在海瑞眼里,皇帝就是他的“天”、他的主人、他生活的目标、他无条件尽忠的对象、他的希望所在。不管皇帝如何对待臣子,从伦理上讲,都是恩典,臣子唯有欢喜承受,不应有丝毫怨言。皇帝去世,于他,就是儿子失去了父亲,大马失去了主人,怎么能不有恸于心?忠君观念的不断内化,在海瑞心里达到了高度情愫化的境界,以致超越了理智的范围,喷发为感情的激流。这种感情,和文天祥见童君赵?,和儿童见父母泪流不止,出自同一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