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乾隆晚年,大清政局已经沧海桑田,气象不复当年。
让我们先看一下当时经常出入中国的朝鲜使臣的见闻。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到中国进贡的朝鲜使臣回国后这样向他们的国王描绘大清朝:“(清帝国)大抵为官长者,廉耻都丧,货利是趋,知县厚馈知府,知府善事权要,上下相蒙,曲加庇护。”及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他们的评价更是发展为“货赂公行,庶官皆有定价”。[1]
相较于朝鲜人对中国的了解仅止于皮相,中国官员表达得更为激切。乾隆崩逝后,翰林院编修洪亮吉所言最为痛烈:“十余年来,督、抚、藩、臬之贪欺害政,比比皆是。”[2]以布衣言事的章学诚批评更十分犀利:“自乾隆四十五年以来,……上下相蒙,惟事婪赃渎货,始如蚕食,渐至鲸吞,……贪墨大吏,胸臆习为宽侈,视万金呈纳,不过同于壶箪馈问,属吏迎合,非倍往日之搜罗剔括,不能博其一欢,官场如此,日甚一日。”[3]就是说,从乾隆四十五年起,官场就渐渐烂掉了,你给那些大员送上一万两白银,他们就如同收了一篮水果那样不当回事。洪亮吉描述乾隆晚年腐败的普遍程度时说,当时官员中洁身自爱者与贪污者之比,是一比九或者二比八。而这十分之一二的自爱之人,在官场中混得并不好,“即有稍知自爱及实能为民计者,十不能一二也,此一二人者又常被七八人者笑以为迂,以为拙,以为不善自为谋,而大吏之视一二人者,亦觉其不合时宜,不中程度,不幸而有公过,则去之亦惟虑不速,是一二人之势不至归于七八人之所为不止。”[4]这些人在官场上被排挤、被嘲笑,最后要么被逐出官场,要么同化于贪腐风气当中。
从这些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基本烂到了底的官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