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陋规:明清的腐败与反腐败

第三节 王朝兴衰系皇帝一念

字体:16+-

在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往往起于皇帝的一念。董仲舒认为,天下之治乱,唯系于皇帝之一心:“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而亡有邪气奸其间者。”(《汉书·董仲舒传》)反过来说,皇帝心不正,则天下必然大乱。也就是说,在古代专制政治中,朝政的清明与昏怠,官僚机器的振作与衰败,完全视皇帝一个人的精神力量强弱而定。

这一点,西方人也深有体会。虽然没来过中国,黑格尔对中国式专制政治却有着彻骨的理解。他认为,在中国,皇帝应该是整个帝国“那个不断行动、永远警醒和自然活泼的‘灵魂’。假如皇帝的个性竟不是上述的那一流——就是,彻底地道德的、辛勤的、既不失掉他的威仪而又充满了精力的——那末,一切都将废弛,政府全部解体,变成麻木不仁的状态”。[1]

黑格尔的这段话几乎是对乾隆晚年政局一字不差的描述。专制政治中,皇帝是整个国家的神经中枢,官僚体系是皇权的延伸,官僚体系的精神状态就是皇帝一个人精神状态的放大。不但是人亡政息,同一个统治者的心境变化,也可以使国家面貌发生根本变化。皇帝的勤奋进取,经过官僚系统的层层传导,最后抵达社会可能只剩10%;然而皇帝的松懈懒惰,却会被官僚系统层层放大,抵达基层,会扩大十倍、百倍。

皇帝既然喜欢清静,不愿生事,地方大员们当然更乐于高枕无忧。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之后,懒惰之风在大清政界迅速蔓延。皇帝对山积的奏折感到头疼,而官员们对于案牍之劳,更是避之不及。遇到公事,层层推诿,一层一层向下转批:“乃积习相沿,并不问事理之轻重,动辄批委属员。督抚既委之司道,司道复委之州县,层层辗转推延。”(《清高宗实录》卷六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