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朝官场绝学三部曲(共3册)

第十章 张之洞,成败的暗合

字体:16+-

张之洞练洋务时主推的“汉阳造”,虽然没有赶上甲午战争,但此后一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堪称中国军队主力武器之一。由清朝新军开始,北洋军、北伐军、中央军,“汉阳造”武装了无数中国部队。

1909年10月4日,张之洞在北京白米斜街十一号院溘然长逝。中国俗语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他也没有迈过七十三岁这道坎。

张之洞去世,朝野上下痛惜不已,挽章极多。晚清经学家、文学家王闿运的挽联除哀伤外,似有馀痛,“老臣白发,痛矣骑箕,整顿乾坤事粗了;满眼苍生,凄然流涕,徘徊门馆我如何”。

“骑箕”一词,来源不浅。箕是星名,即二十八宿之一的箕宿。按照古代的星象,箕宿、尾宿两星之间有一颗“傅说星”,传说是殷王武丁的贤相傅说去世后升天变成的,所以后来传统诗文中常用“骑箕”、“骑箕尾”来指国家重臣之死。之前,咸丰赐给林则徐的挽联中也有此词,“答君恩清慎忠勤,数十年尽瘁不遑,解组归来,犹自心存军国;殚臣力崎岖险阻,六千里出师未捷,骑箕化去,空教泪洒英雄”。

从张之洞去世到辛亥革命爆发,只有两年零六天。如果当时他仍活在武汉,又当如何?

1911年5月9日,“皇族内阁”宣布“铁路国有”,这一下就触发了清廷和地方实业、群众的矛盾,激成民变。同年9月8日,保路同志军围攻成都,抗议转变为武装革命。这一百二十多天中,四川出现了三场以“破约保路”为中心,经和平请愿到罢市、罢课、抗捐、抗粮的强大风暴。这场风暴来势之凶猛,席卷地域之宽广,震撼力度之强烈,近代史上从未有过。面对这样的民间挑战,清廷生怕四川出事。1911年9月上旬,瑞澂奉命将第八镇第三十一标和第三十二标两个营调赴四川(少数人留守武昌),另将第四十一标和第二十九标的几个营、队分别调往湖北宜昌、襄阳、郧阳和湖南岳阳等地。这项调动,使湖北腹心地区清军兵力空虚,有利于革命者发动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