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朝官场绝学三部曲(共3册)

第九章 态度,角度,高度

字体:16+-

1.吃饭很简单,却是大问题

大清政府收入基本靠抢,大清臣民发财基本靠赏。

大明国人傻钱多,官贪民弱,自然是大清国人抢掠的对象。无论对清政府,还是对清国臣民来说,入关抢掠是代价小、风险低、回报高的投资行为。一次入关掠得的财富,大部分进入清政府的国库,一部分进入将领的腰包,微乎其微的一部分进入士卒的口袋。皇太极发动4次入关战争,在大清国里催生暴发户无数,也拉大了国民的贫富差距。

即使这样,对大清国军民来说,劫掠明国是不需动员的。

尤其在清军第4次入关归来之后,国内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粮食的短缺,资金充裕与国土的偏狭,满人欲望的膨胀与明人实力的羸弱,让清政府的各级官员不得不合计下一步该怎么办了。

清军两翼大军,入关抢掠2000里如入无人之境,历时5个月破城70余座全身而退,让清政府各部门负责人信心爆棚,纷纷主张直取北京,推翻明政府,取而代之。

以现在清政府的军事实力和明政府的腐败无能,清军绕道直接攻打北京,未必攻不下来。清军一举拿下北京,摧毁明政府的政治中心,锦州、宁远和山海关,也许就能不攻自破,其他地方群龙无首,就此瘫痪。

可是,明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各地民众对清政府没什么好印象,反清意识非常强烈。清国这点儿满人,放在偌大的中原,就像几斗米撒入大海一样,不被同化就被湮没,对汉人根本无法进行有效地驾驭和统治。

明政府这台年久失修、行将报废的老爷车,即使清政府不费吹灰之力获得,刚刚获得驾驶执照的满人若自不量力,开车上路,结果只能是车毁人亡。

破坏和建设是两码事,暴力屠杀和管理驾驭更是两码事。

锦州、宁远是明政府的东北重镇,是清军直接进入关内的必经之地,也是明政府搭在清政府肩膀上的一只手,随时都有扼住沈阳喉咙的可能。清军第4次绕道入关,皇太极不得不亲自带兵到锦州、宁远城下骚扰,以牵制两城兵力。他这样做,一是防止锦、宁两地驻军围攻沈阳,实施围魏救赵之计;二是掩护两翼大军安心抢掠、顺利撤回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