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政府里的主战派,没有反思松锦战役失败的原因,而是把势在必行的和谈,视为辱权丧国的行为,并以此为契机,对与自己政见不同者,进行迫害或排挤。
皇太极确实想与明政府罢兵和谈。那样,他不仅仅狠狠敲明政府一笔,每年白白获得1万两黄金、100万两白银,还能利用两国休战的机会,抓一抓国内的经济,为再一次与明政府打大规模的战役,做物质上的储备。
当潜伏在北京的谍报人员,把明国君臣竞相而起阻止和谈、陈新甲被杀、马绍愉被贬的情况反映到沈阳时,把期待和谈顺利进行的皇太极都气乐了。
皇太极非常难以理解,和谈,对明政府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最起码能花钱买来一方和平,腾出手来对付国内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孱弱的国力,已经不允许明政府内外双线作战,这是不争的事实。
更让他纳闷的是,大明皇帝不是号称至高无上、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吗?怎么会如此反复不定言行不一?和谈,是他敕书给陈新甲,命其相机行事,陈新甲、马绍愉按命行事,怎么又万恶不赦了呢?
看来和谈已经胎死腹中,以一场闹剧的方式落下帷幕。接下来,清政府要做什么?
松锦战役大胜,已经让清政府官员信心爆棚。他们不再迷信有200多年历史泱泱大国的实力,确信清军已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梦之队”。于是,在明政府单方撕毁和谈协议时,他们纷纷主张,清军应直捣北京,终结苟延残喘的明政府,取而代之。
积极主张立即进军北京推翻明政府的,还是那些在明政府为官多年、后转投清政府的那群汉人。他们仇恨明政府的程度,比那些满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1642年10月,松锦战役刚刚结束,固山额真墨尔根李国翰、佟图赖、祖泽润、梅勒章京祖可法、张存仁一起给皇太极打报告,要求进兵北京,推翻明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