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滕(塍)
方位:今山东滕州
姓:姬
建立:周文王十四子叔绣建立
灭亡:战国中期灭于宋康王
主要人物:叔绣、滕宣公(滕子婴齐)、滕昭公、滕文公(1)、滕成公(滕子原)、滕悼公(滕子宁)、滕顷公(滕子结)、滕隐公(滕子虞毋)、滕定公、滕文公(2)、然友、毕战
滕成公之死
在山东西南部,有个文化名城叫作滕州。它没有曲阜(鲁国都城,孔子出生地)和邹城(邾国都城,孟子出生地)有名,但在周代同样是精彩一时。在现在滕州这个县级市境内,周代就有三个共存的诸侯国:滕国、郳国和薛国。其中滕国在滕州市西、郳国在滕州市东、薛国在滕州市北,此外滕州据说还是两个历史名人——墨子和鲁班的故乡。而滕州的得名就是因为这里的三国之一的滕国,因为滕国的影响力比薛国和郳国更大。“滕”的得名旧说是与泉水奔腾的“腾”有关,但根据金文滕作“塍”,应该是和土地多沟壑有关,但也有人把“塍”下面的土字解释为火,那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滕国建国非常早,《国语》记载:“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那么,黄帝的后人就有建立古滕国的。
然而,这个古滕国似乎不在山东,而应该在河南北部,《左传》提到卫国有共、滕两城池,卫在河南淇县、共在河南辉县,滕应该也在附近不远。而山东滕州在商代叫作“蕃”,曾经还是商代的都城。那么河南滕之名是如何带到山东去的呢?应该是在武王伐纣时期,灭亡了殷商和附近的一些小国,其中就包括滕国。然后武王把滕国封给弟弟叔绣,建立滕国;在周公东征后,滕叔绣又被成王转封在现在的山东滕州一带,以加强对东夷的控制。改封事件在当时是很普遍的现象,鲁国之前也可能是封在河南的鲁山,齐国之前则可能是封在河南的吕国。《左传》云:“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除了伯邑考和武王,文王还有十六个儿子,滕叔绣就是第十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