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围观考古现场

第5章 定陵

字体:16+-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国古代一共出现了多少个皇帝?如果从公元前221年嬴政称帝开始算起,到1912年溥仪退位宣告中国帝制的结束,在这2132年的时间里,大大小小一共出现了422位皇帝(当然也有其他的说法)。这么多的皇帝,他们或许治国有方,或许荒**无度,死后都被埋葬在了精心所选的风水宝地之中,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帝陵文化。

在如此众多的帝陵之中,有一座陵墓尤为特殊,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经由考古学家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墓,它就是明十三陵中的定陵——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发掘于20世纪50年代,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及技术水平的不完善,定陵出土的文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导致很多珍贵文物被损毁。也就是在定陵发掘之后,考古学界才有了“不主动发掘帝陵”的规定。

今天,定陵的地宫已经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还能进入参观,但现在大家眼前的那个地宫,早就不是万历皇帝下葬时的样子。定陵在发掘过程中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不主动发掘帝陵”的规矩又是怎么来的?让我们一起回到现场去一探究竟。

● “躲过一劫”的长陵

说到定陵的发掘,我们不得不提到长陵。起初,考古学家们要发掘的帝陵是长陵,可调查一开始便陷入了困境。这是一次科学的考古发掘,而不是像孙殿英盗掘清东陵那样的野蛮发掘,所有的流程必须严格按照考古程序来,尽可能先找到通往地宫的隧道,在保持整个墓葬形制完好的前提下进入地宫。所以这第一步,就是通过勘探,找到长陵的地宫入口。

长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是十三陵的首陵,其规模也是十三陵中最大的。考古人员围着陵墓的宝城、宝顶忙活了好几天,连个地宫的影子都没找到。这里插一句,所谓的“宝城”“宝顶”,是古代陵墓的专业术语。明代的帝王陵采取的是封土形式,地宫之上堆成一个高高的土堆,四周再砌上高大的砖城,城墙上还设有垛口和女墙,像一座小城,所以被称为“宝城”。高大的封土远远望去,就像突出的圆顶,被称之为“宝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