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这个诞生于印度的宗教,在发源地日渐式微。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以来,佛教跌跌撞撞地发展,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遗迹,比如闻名中外的敦煌莫高窟,比如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南禅寺……这一章我们就以青州龙兴寺出土的佛教造像窖藏为例,聊一聊关于佛教的故事。
● 青州的历史地位
在聊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的发现之前,我们得花一点时间,聊一聊青州这个地方。青州属于山东省潍坊市,现在看来是个普普通通的县级市,但在古代,青州的名头可是响当当的,它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是大名鼎鼎的“九州”之一。
在历史上,青州地区佛教的兴盛主要因为两件事情,而且都发生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非常动**的一段时期,那时候天下群雄纷争,各路豪强势力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乱世之下,百姓生活得水深火热,只得把希望寄托在宗教上面。所以在这段时间,佛教在中国发展得异常兴盛。
东晋隆安二年(398年),慕容德在山东境内建立了南燕国,就定都于此(那个时候青州被称为益都)。南北朝时期有很多皇帝都崇佛,慕容德也不例外,他十分看重僧人郎公,并对他“假号东齐王,给二县租税”。一个僧人被封为王,并且还有自己的封地租税,这样的待遇,在我国的佛教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这样的一种行为,对于郎公在南燕的弘法活动,无疑是莫大的支持。青州境内的佛教传统由此兴起。
东晋义熙六年(410)的时候,刘裕北上灭了南燕国,从此青州就归了东晋管辖,成了南朝的势力范围。刘裕的大名我们可能不太熟悉,但我们小时候一定都背过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面有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寄奴”指的就是刘裕。412年,到印度取经的东晋高僧法显大师自师子国(现在的斯里兰卡)经海路归来,最终在青州长广郡的牢山(现在的山东崂山)上岸。当时青州的太守李嶷崇信佛法,他留法显在青州居住了一年多,期间译注了大量梵文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