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梁衡中学生阅读与写作必备套装(全2册)

第75章 “哇”字牌通讯

字体:16+-

不知怎么,翻看着新闻参评稿,思维之车一下滑向感叹词这个轨道。古文感叹用“兮”,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用“噫”,范仲淹“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用“哉”,梁启超“壮哉,我少年中国”。现代白话文用“啊”、用“呀”、用“哎”。古今文章不知读了多少,不管“兮、噫、哉”还是“啊、呀、哎”都觉得很自然,说话人在流露真情。近年来在都市人的口语中,悄然出现了一个“哇”字。这个字很有意思,妙在它所表现的情感,不但有七分真情,还有三分假意。“哇!真好吃。”“哇!我好开心。”好吃、开心是真,但真感叹之外还有三分的自我表演与自我欣赏。

现在一些记者不喜写消息喜写通讯,因为消息太简单不便发挥。写通讯又专爱写一种“哇”字牌通讯。一提笔就先“哇”一段感叹的话。你不把这十行八行,甚至几段的“哇”语读完,你真不知道这篇文字要说什么。写抗洪救灾的稿子就先说:“在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出现过一个大禹……”要记一件事必先说:“历史记下了这个时刻……”要是记一个人可能这样开头:“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总之它的模式是一定不提事情本身,而是用最大的语气,从最远处大大地“哇”一声,然后才进入报道本身。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里批评那种“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本部”的报告模式。这种通讯是一历史、二哲学、三文学、四才轮到新闻。每次评奖都能遇到这种扯旗唬人、泰山压顶,近万字的大通讯。为什么非要从海外、天边不厌其远地扯起呢?据说是追求文章的气魄、力度,高屋建瓴。但这实在不必。

新闻不是抒情诗,像李白一开篇就:“噫吁戏,危乎高哉!”不是论文,先摆论点;也不是小说,先设悬念或发议论,像《安娜·卡列尼娜》那个著名的开头。新闻是信息传播,要求直说,不能太长,不许绕圈子。所以这种所谓的气魄、力度是借机自我表现。就如自负又浮浅的姑娘见了好景好物先“哇”一声,其眼睛的余光却在扫着旁人:我的天姿、风度如何?这种通讯的作者开篇先“哇”一段时,也在偷眼看读者的表情:“我的知识、才气如何?”过去我当记者时与一位青年作家同桌吃饭。他问:“记者与作家有什么不同?”我说:“你们是为自己的,我们是为他人的。”他大惑不解。我说:“比如碰到同一个题材,作家首先想,我能创作一篇好小说,得奖、成名。记者首先想,要将此事用最快的速度、最简洁的手法告诉读者。”文学作品力求有作者的个性,新闻作品则力避作者的影子,力求客观。文学有我,新闻无我。任你才高如山,情炽如火,凡读者不需,一毫而不赘。就是要这种目明如镜,心静如水。新闻又是历史,后人只看事实。作者的这些花腔、花絮不要说什么经历史的风雨,我们现在评稿,时隔不过数月,摆在桌上的“哇”段文字已做作得叫评委们如坐针毡了:好像在看大人表演儿歌,又像看小儿板着脸学大人朗诵。作者在场也会赧颜避席。司马迁的《鸿门宴》一开头就:“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地点、人物一下点出。毛泽东同志著名的渡江新闻稿,开头:“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时间、地点、事件,一笔切入。这种文章时间愈久,愈见风骨。魏巍当年的朝鲜战场通讯要是也这样“哇”着写,我们的战士也就不可爱了。有一篇写抗洪中省、地、县三级领导在现场的通讯,第二节直取现场,写人写事让人落泪。可惜开头很长的一段“哇”文十分碍眼。这“碍”有二,一是在事实前插了一堆与事无关的垒块,二是在事实与读者间插进了一个作者的“我”。就像红娘促成了张生与莺莺的幽会,自己却又不走,非要站在中间插嘴不可。